O型腿是一種常見的骨科疾病, 我們很多人都不認識O型腿, 其實O型腿並不是一種嚴重的疾病, 現在是可以進行矯正的, 所以我們在發現自己患上O型腿的時候就一定要及時的去醫院做矯正治療, 這樣才能夠讓自己的腿部恢復正常, 那麼怎樣判斷O型腿呢?
O型腿在醫學上稱為膝內翻, 俗稱“羅圈腿”、“弓形腿”、“籮筐腿”。 指的是在膝關節處, 小腿的脛骨向內旋轉了一個角度, 故此稱為“膝內翻”。 膝內翻的定義很容易因為看到病變形態想當然而混淆:膝內翻的定義並不是以內翻所成角的指向而命名的, 而是以小腿脛骨的翻轉方向命名的。
O型腿的判斷標準是在雙足跟、雙足掌併攏, 放鬆雙腿直立, 如兩膝存在距離, 就說明是有O型腿了。 一般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兩個指標, 判斷O型腿的輕重程度。 所謂常態膝距, 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雙腿和膝關節放鬆時, 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主動膝距, 指的是直立時兩足踝部靠攏、腿部和膝關節向內用力併攏, 雙膝關節內側的距離。
根據常態膝距和主動膝距的大小, "O型腿"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 常態膝距在3釐米以下, 為輕度;常態膝距在3-10釐米之間的為中度;常態膝距大於10釐米的屬重度。 一旦發現患有O型腿, 應及時進行矯正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