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品不良反應通常分為A型和B型。 A型藥物不良反應又稱為劑量相關的不良反應。 該反應為藥理作用增強所致, 常和劑量有關, 可以預測, 發生率高而死亡率低, 如鎮靜催眠藥苯二氮?類引起的嗜睡、抗血凝藥所致出血等。 B型藥物不良反應又稱劑量不相關的不良反應。 它是一種與正常藥理作用無關的異常反應, 一般和劑量無關聯, 難以預測, 發生率低而死亡率高, 如氟烷引發的惡性高熱, 青黴素、造影劑引起的過敏性休克。
在藥物不良反應中, 副作用、毒性反應、過度效應屬A型不良反應。 藥物過敏(藥物變態反應)屬B型不良反應。
用藥史 判斷藥物過敏一定要有用藥史。
潛伏期 發生藥物過敏前常有一定的潛伏期。 首次用藥多在4~20天內發生。 重複用藥則常在24小時內發生。 尤其是以前未曾服用過的藥物, 服用後經過一定的潛伏期出現過敏症狀則需高度懷疑。
症狀及體征 一般會有劇烈瘙癢。 皮疹的形態可多種多樣, 有麻疹或猩紅熱樣紅斑、蕁麻疹、多形紅斑、紫癜、玫瑰糠疹、固定性紅斑、大皰性表皮松解或紅皮病等。 最常見的形式為對稱和全身分佈的皮疹, 顏色發紅、色澤鮮豔, 有時可有黏膜損害。 重者可伴畏寒、發熱等全身症狀以及系統損害的表現。
藥物過敏反應可輕可重, 輕者表現為皮疹、瘙癢;重者可致全身皮膚剝脫、急性喉頭水腫且呼吸困難、過敏性休克、嚴重內臟功能衰竭, 甚至死亡。 因此, 一旦您懷疑自己藥物過敏, 應立即停服可疑藥物, 並及時去醫院就診。 大多數的藥物過敏反應經停藥和及時的對症治療後可完全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