佝僂病的患病人群多是剛出生的胎兒或是3-14歲兒童, 初期表現是不明原因的關節肌肉疼痛, 夜間明顯, 且反復發作, 但由於幼兒處於成長時期, 佝僂病的表現不明顯, 但如果不及時發現不及時治療, 就會危及孩子的健康, 一般晚發性佝僂病是由於體內鈣量不足而導致, 那麼, 很多家長都比較關心的問題是, 怎麼樣診斷佝僂病?
臨床特點:
1、疼痛:膝、踝等關節或下肢肌肉疼痛, 約占70%-80%, 其中膝關節痛最多占45%, 於劇烈活動、勞累、走遠路時出現, 可自行緩解。
2、乏力、腿麻或腓腸肌痙攣, 多在夜間發生。
3、多汗:與季節和溫度無關。
4、睡眠不沉, 易醒。
5、機體免疫功能低下, 易患感冒。
6、骨骼改變:少數患兒可有雞胸, 恒牙晚出, O型腿或X型腿等。
診斷:
1、根據臨床症狀有經常不明原因的關節肌肉疼痛, 夜間明顯等症狀。
2、實驗室:早期既有1, 25-2D3的降低和骨鹼性磷酸酶升高。
3、X線:檢查對晚發性佝僂病文獻報導只有骨礦物質丟失30-50%時, 肉眼才能識別X線片上的改變, 且受主觀影響較大, 所以不能測出早期骨密度的變化。 也不易被人們接受。
4、超聲骨密度儀:能早期、及時、準確的檢查出人體的骨密度, 骨礦物質丟失情況, 而且無痛無創、無輻射、特別適用于孕婦、兒童及嬰幼兒人群, 易被人們接受。
以上是關於晚發性佝僂病的診斷, 家長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上相對應的症狀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