抽筋是抽搐的俗稱, 是大腦功能暫時紊亂的一種表現。 人體肌肉的運動是受大腦控制的, 當管理肌肉運動的大腦有關細胞暫時過度興奮時, 就會發生不能自控的肌肉運動, 可局限於某群肌肉或身體一側, 或波及全身, 即抽筋。
一、引起抽筋的原因
高熱、癲癇、破傷風、狂犬病、缺鈣等都可引起抽筋, 這屬全身性的, 還有局部性的如腓腸肌(俗稱小腿肚子)痙攣, 常由於急劇運動或工作疲勞或脛部劇烈扭擰引起, 往往在躺下或睡覺時出現。
二、臨床表現:
1、全身強直性抽風:全身肌肉強直, 一陣陣抽動, 呈角弓反張(頭後仰,
2、局限性抽風:僅局部肌肉抽動, 如僅一側肢體抽動, 或面肌抽動, 或手指、腳趾抽動, 或眼球轉動, 眼球震顫、眨眼動作、凝視等。 大多神志不清。 以上抽風的時尚可為幾秒鐘或數分鐘, 嚴重者達數分鐘或反復發作, 抽風發作持續30分鐘以上者稱驚厥的持續狀態。
3、高熱驚厥:主要見於6個月到4歲小兒在高熱時發生抽風。 高熱驚厥發作為時短暫, 抽後神志恢復快, 多發生在發熱的早期, 在一次患病發熱中, 常只發作一次抽風, 可以排除腦內疾病及其它嚴重病疾, 且熱退後一周作腦電圖正常。
三、抽筋的預防
1.針對病因積極治療原發病來預防。 例如癲癇病人需按醫囑服藥, 如果突然停藥,
2.預防腓腸肌抽筋, 要在劇烈運動前或游泳前做足準備運動、熱身運動。 為防止晚上睡覺時該處抽筋, 白天勿過度疲勞, 晚上勿使腿部受涼。
四、抽筋的救護
一旦發生全身性突然抽筋, 應鎮靜止痙, 同時馬上找醫生。 一般抽筋不會立即危害生命, 所以不必過分驚慌。
(一)醫生到來前採取的應急方法:
1.立即將小兒平放于床上, 頭偏向一側並略向後仰, 頸部稍抬高, 將患者領帶、皮帶、腰帶等松解, 注意不要比患者跌落地上。
2.迅速清除口鼻咽喉分泌物與嘔吐物, 以保證呼吸道通暢與防止舌根後倒, 為防止牙齒咬傷舌, 應以紗布或布條包繞的壓舌板或筷子放於上下牙齒之間。 並以手指掐壓人中穴位及合穀穴位, 以上要求必須在幾秒鐘內迅速完成。
3.防止患者在劇烈抽撞時與周圍硬物碰撞致傷, 但絕不可用強力把抽搐的肢體壓住, 以免引起骨折。
(1)急劇運動時腓腸肌突然覺得疼痛、抽筋時, 要馬上捉緊拇趾, 慢慢地伸直腿部, 待疼痛消失時進行按摩。
(2)游泳時抽筋的處理:
手指、手掌抽筋:將手握成拳頭, 然後用力張開, 又迅速握拳, 如此反復進行, 並用力向手背側擺動手掌。
上臂抽筋:將手握成拳頭並儘量屈肘, 然後再用力伸開, 如此反復進行。
小腿或腳趾抽筋:用抽筋小腿對側的手, 握住抽筋腿的腳趾, 用力向上拉, 同時用同側的手掌壓在抽筋小腿的膝蓋上, 幫助小腿伸直。
大腿抽筋:彎曲抽筋的大腿, 與身體成直角, 並彎屈膝關節, 然後用兩手抱著小腿, 用力使它貼在大腿上, 並做震盪動作, 隨即向前伸直, 如此反復進行。
(3)如果半夜出現腓腸肌抽筋時, 可以利用牆壁壓擋腳趾, 將腿部用力伸直, 直到疼痛、抽筋緩解, 然後進行按摩。
(二)醫生的緊急救護措施:
1、立即用以下任一種藥止驚:靜脈注射安定,
2、必須針對病因治療, 感染性驚厥應給抗生素治療。
3、伴有高熱者應配合降溫處理。
4、給氧吸入。
注意:新生兒驚厥應針對病因止驚, 原因一時難以查清時首先試用25%~50%葡萄糖20~30ml靜脈注射(因新生兒低血糖多見), 如15分鐘不見效果則採用10%葡萄糖酸鈣5ml加10%葡萄糖2ml緩慢靜脈注射(因新生兒易發生低鈣血症), 如仍無效, 可靜脈注射維生素B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