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喚醒心靈,快速解除身體警報

6月24日, 三位女性走進“心理沙龍”第3期活動現場, 作為從本報50多名報名讀者中產生的幸運兒, 她們見到了一位平日難得一見的嘉賓、川大華西醫院心理衛生中心李靜教授。
傷心難過時, 一陣心絞痛突如其來;煩躁鬱悶時, 心似乎都快碎了……她們是終日勞碌的職場女性, 在忙碌成癮的高壓生活下, 她們各自經歷了身體從健康到不健康的過程, 有的輾轉去了多家醫院, 卻總無法擺脫身體的種種不適。 原來, 她們患了同一種病———心身疾病。
在收入高、工作環境好等種種光環的背後, 她們有著怎樣不為人知的孤單、苦惱與困惑?有沒有消除心身病痛的靈丹妙藥?6月24日,
經過李靜教授的診斷與治療, 三位代表不同類型的“忙女”, 終於找到了解除身體警報的答案。
王女士(43歲, 公司老闆):
一生氣, 我的雙手就不停地抖
現場寫真:王女士踏進心理沙龍現場時, 還在不停地打電話。 “我5點要去接小孩。 我家孩子在學校總是被同學排擠, 性格特別孤僻, 我就是擔心他啊……”這時, 由於激動過度, 王女士身體有些顫抖, 拿著手機的右手也不停地發抖。
王女士告訴李靜教授, 她一生氣雙手就會抖動, 甚至握成一個拳頭無法張開。 而目前情況更為嚴重, 經常在無意識中, 雙手也會一直顫抖。
“生活和工作的壓力都讓我喘不過氣來。 我覺得自己很失敗, 一個女人該遇上的問題都讓我趕上了。
”王女士說, 她5年前和丈夫離婚後, 就跟朋友合夥開了一家公司。 但公司成立之初, 市場一直無法打開, 朋友決定撤資。 一下子, 公司的資金出現了嚴重問題、員工集體辭職……然而, 堅強的王女士咬牙硬扛了下來, 她每天只吃一碗泡面, 經常因為壓力過大頭暈目眩, 好幾個晚上, 睡到半夜突然驚醒, 一陣嘔吐。 後來, 雖然公司逐步擺脫了困境, 但那段噩夢般的日子成為一塊暗疾存在於她的內心, 她經常會被心慌、心悸所困擾, 時常會陷入焦慮之中。 “那你是否嘗試過和親朋好友傾訴過你的煩惱呢?”面對李靜教授的詢問, 王女士則稱從來不敢對任何人說, 一直都是自己一個人獨自承受著所有的東西,
”我對自己說, 我不可以垮, 我垮掉了, 整個家也就垮了。 ”王女士哽咽道。
專家解析:胸口有痛, 一定要“歎”出來
李靜教授認為, 王女士產生焦慮的原因, 是她始終把自己圍困在一個情境中。 這時, 她尤其需要傾訴自己的情緒, 比如向親朋好友訴說, 就是一個很好的辦法。 “也許你的朋友並不值得相信, 也許你礙於面子的問題不便於去傾訴, 或者你覺得他們不能給你提供專業意見, 那你可以選擇專業的心理醫生尋求幫助。 ”李老師說, 過度的壓力會讓身體健康出現問題, 如王女士已經出現了手發抖、嘔吐、心慌、心悸的症狀, 出現心身疾病。 要記住:即使我們的情緒沒有感知, 但身體的反應已經發出警告:當你處於超負荷的壓力之下,
應該學會主動放鬆自己。
舟舟(27歲, 策劃總監):
失眠、頭暈, 成了我的家常便飯
現場寫真:簡單的T恤搭配牛仔褲, 身材高挑的舟舟面帶笑容, 透出時尚活力的氣質。 這第一眼的印象, 絲毫無法和她接下來描述的自我聯繫起來。 “我從大學畢業兩年了, 在市中心已擁有一套住房, 在所有人的印象中, 我開朗、能幹。 但所有人都不知道, 前一刻我還面帶笑容, 下一刻我的心就會陷入沒來由的心慌、焦躁不安。 ”平靜的語調, 卻感覺到舟舟背後背負著極大的壓力。
她告訴我們, 之所以早早買房, 也是為了能讓自己有一種動力。 但自己總有一種失敗感, 覺得現在的事業還無法達到預期的目標, 無法實現更高的人生理想。 “我每晚都會失眠。
腦袋裡全是白天做了什麼、明天可能會出現的問題。 即使睡著了, 也全是一個接一個的夢境。 ”舟舟無奈地說, 雖然才20出頭, 但她已經有了很深的眼底和黑眼圈。 不僅如此, 背部、頸椎常感到像針紮一樣地疼痛, 至於頭痛頭暈, 對她來說是家常便飯。
“那你平時會用什麼方式來放鬆呢?”李靜老師問。
“經常和朋友聊天、唱歌、泡酒吧, 有時候也喜歡一個人坐著畫畫、看書, 我的業餘愛好還是很多的。 ”
專家解析:睡一個好覺世界都可能不一樣了
李靜教授認為, 舟舟目前正處於人生上升的階段, 在這個過程中, 她給自己強加了太多的壓力。 眼下應該注意心態和觀念的調整, 重新設定標準。 至於失眠的問題, 可以在醫生的叮囑下服用適當的藥物治療。 “睡覺有一種神奇的功效,美美地睡個好覺,世界都可能不一樣了。”
李靜老師認為,舟舟的娛樂方式都是靜止性的,對頸椎、背部、頭暈等症狀沒有什麼幫助,建議她多接近大自然,可以嘗試去登山等運動性質較強的休閒活動。
劉女士(40歲,部門經理):
終日奔忙很煩但一閑下來就心慌
現場寫真:左手還來不及按下通話結束鍵,右手的小靈通又開始響了起來。前一分鐘還在約客戶吃飯、後一分鐘又是處理下屬彙報的緊急情況……“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
從走進諮詢室開始,劉女士就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真的是忙碌成癮的典型代表。她現在是好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無論哪個部門,事無巨細都需要她來處理。“可我不知道自己忙碌的價值在哪裡?”她說,目前的忙碌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且刹不住車。從早上睜開眼睛一開始,就疲于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如果一日不忙碌,她又覺得心很慌,總是患得患失,會覺得是不是手機壞了,或是還有什麼事情沒處理好。
“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李老師問。
“這種忙碌的狀態,沒有私人時間,沒有生活品質,絕非我理想的生活。”劉女士說,如今不論是工作、家庭都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要想結束這個煩惱,除了放棄工作,找不到別的辦法。
專家解析:學會放棄,別把所有責任往肩上扛
李靜教授告訴劉女士,把所有責任往肩上扛,感覺要對所有的事負責,是追求完美的表現。對完美主義者,一個提醒:別把自己看得太過重要!因為我們把每件事都看得過於重要,才將壓力扛上身。劉女士在面對壓力時,還要學會放棄,這是心態轉變的核心。如果可以的話,來次角色轉身。要想結束現在的工作狀態,就去過你最想過的生活。當然,這個選擇並不是“非A即B”,其實還有第3條路可以選擇。${FDPageBreak}
心靈保養職場人士尤其不可缺
“這類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患了心身疾病。”李靜老師分析,心身疾病按常規治療往往久治無效。只有在施以心理治療同時再輔以藥物治療,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正常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思維、情感和行為問題的困擾,這時如果能夠及時地給予心理疏導,就非常有助於培養健全的人格,樹立自信、輕鬆、熱誠的工作信念,所以如果遇到困惑,可尋求心理諮詢師幫助解開心“結”。所以,職場人士尤其要注意心靈保養。
專家認為,當一個人處在和諧、穩定、健康狀態找心理醫生,他的獲益遠大於那些有麻煩的人。而有麻煩的人關注問題的處理,卻不是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專家提醒,如果是心理疲勞,可以適當用一些藥物治療,還要找出引起憂鬱的原因。當您的負面情緒過分集中時,需要得到一些適當的宣洩,方法有兩種,一是向朋友、同事、家人傾訴;二是堅持寫心理日記。主要內容有:今天遇到了什麼苦惱的事,產生了怎樣的心理矛盾;對每一種壞情緒進行客觀分析,讓自己的主要精力不再浪費在虛假的幻想上,而是到行動中去化解。本組采寫本報記者金雯
名詞解釋
什麼是心身疾病?
就是指那些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一類疾病。由於它存在生理上的障礙,因此心身疾病又稱為心理生理障礙。
學會“寬恕”,心理更健康
有研究認為,寬恕可以大大緩解身心壓力。專家說,“不寬恕”交織著苦惱、憤怒、敵意、不滿、仇恨和恐懼,還有強烈的自卑和自棄,使人產生不良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和激素紊亂等,從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減退,甚至可能傷害神經功能和記憶力。有研究表明,“不寬恕”者體內的不良激素增多,由此可損傷免疫功能而引起多種健康問題。
專家普遍認為,對“寬恕學”的研究才剛剛揭開“冰山一角”。目前證據確鑿的是,人的寬恕品格對自身健康的良好影響是多方面的,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具體作用機理,但寬恕者一般來說更健康、更長壽。據推測,人類的“情感寬恕”可能是一種“接受和寬厚的本性”,使人類不會在一些是非恩怨上糾纏不休,而是向前看,對未來充滿希望。
另一新研究發現,怒氣會使體內一種導致炎症的C反應蛋白質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西方醫學心理學界流傳一句名言,即“寬恕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不是為了顯示你的寬宏大度,而首先是為了你的健康,如果仇恨成為了你的生活方式,那你就選擇了最糟糕的生活。”
心理測試: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請認真考慮以下每一種情況,設想它們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你將如何對自己做出解釋呢?
1.錯過一個重要約會
A.記性不好
B.忘記查預約簿
2.未能通過一項重要考 “睡覺有一種神奇的功效,美美地睡個好覺,世界都可能不一樣了。”
李靜老師認為,舟舟的娛樂方式都是靜止性的,對頸椎、背部、頭暈等症狀沒有什麼幫助,建議她多接近大自然,可以嘗試去登山等運動性質較強的休閒活動。
劉女士(40歲,部門經理):
終日奔忙很煩但一閑下來就心慌
現場寫真:左手還來不及按下通話結束鍵,右手的小靈通又開始響了起來。前一分鐘還在約客戶吃飯、後一分鐘又是處理下屬彙報的緊急情況……“不好意思,我接個電話。”
從走進諮詢室開始,劉女士就不好意思地表示,自己真的是忙碌成癮的典型代表。她現在是好幾個部門的負責人,無論哪個部門,事無巨細都需要她來處理。“可我不知道自己忙碌的價值在哪裡?”她說,目前的忙碌已經成為一種慣性,且刹不住車。從早上睜開眼睛一開始,就疲于應付各種各樣的問題。但如果一日不忙碌,她又覺得心很慌,總是患得患失,會覺得是不是手機壞了,或是還有什麼事情沒處理好。
“你理想中的生活是什麼樣的?”李老師問。
“這種忙碌的狀態,沒有私人時間,沒有生活品質,絕非我理想的生活。”劉女士說,如今不論是工作、家庭都進入了一個相對成熟穩定的階段,要想結束這個煩惱,除了放棄工作,找不到別的辦法。
專家解析:學會放棄,別把所有責任往肩上扛
李靜教授告訴劉女士,把所有責任往肩上扛,感覺要對所有的事負責,是追求完美的表現。對完美主義者,一個提醒:別把自己看得太過重要!因為我們把每件事都看得過於重要,才將壓力扛上身。劉女士在面對壓力時,還要學會放棄,這是心態轉變的核心。如果可以的話,來次角色轉身。要想結束現在的工作狀態,就去過你最想過的生活。當然,這個選擇並不是“非A即B”,其實還有第3條路可以選擇。${FDPageBreak}
心靈保養職場人士尤其不可缺
“這類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問題!患了心身疾病。”李靜老師分析,心身疾病按常規治療往往久治無效。只有在施以心理治療同時再輔以藥物治療,才可能收到預期效果。正常人的一生中難免會遇到很多思維、情感和行為問題的困擾,這時如果能夠及時地給予心理疏導,就非常有助於培養健全的人格,樹立自信、輕鬆、熱誠的工作信念,所以如果遇到困惑,可尋求心理諮詢師幫助解開心“結”。所以,職場人士尤其要注意心靈保養。
專家認為,當一個人處在和諧、穩定、健康狀態找心理醫生,他的獲益遠大於那些有麻煩的人。而有麻煩的人關注問題的處理,卻不是讓自己內心變得更加符合現代社會的需求。
專家提醒,如果是心理疲勞,可以適當用一些藥物治療,還要找出引起憂鬱的原因。當您的負面情緒過分集中時,需要得到一些適當的宣洩,方法有兩種,一是向朋友、同事、家人傾訴;二是堅持寫心理日記。主要內容有:今天遇到了什麼苦惱的事,產生了怎樣的心理矛盾;對每一種壞情緒進行客觀分析,讓自己的主要精力不再浪費在虛假的幻想上,而是到行動中去化解。本組采寫本報記者金雯
名詞解釋
什麼是心身疾病?
就是指那些心理、社會因素在疾病的發生、發展和轉歸過程中起主導作用的一類疾病。由於它存在生理上的障礙,因此心身疾病又稱為心理生理障礙。
學會“寬恕”,心理更健康
有研究認為,寬恕可以大大緩解身心壓力。專家說,“不寬恕”交織著苦惱、憤怒、敵意、不滿、仇恨和恐懼,還有強烈的自卑和自棄,使人產生不良生理反應,如血壓升高和激素紊亂等,從而引起心血管病和免疫功能減退,甚至可能傷害神經功能和記憶力。有研究表明,“不寬恕”者體內的不良激素增多,由此可損傷免疫功能而引起多種健康問題。
專家普遍認為,對“寬恕學”的研究才剛剛揭開“冰山一角”。目前證據確鑿的是,人的寬恕品格對自身健康的良好影響是多方面的,雖然我們還不知道具體作用機理,但寬恕者一般來說更健康、更長壽。據推測,人類的“情感寬恕”可能是一種“接受和寬厚的本性”,使人類不會在一些是非恩怨上糾纏不休,而是向前看,對未來充滿希望。
另一新研究發現,怒氣會使體內一種導致炎症的C反應蛋白質含量升高,增加患心血管疾病風險。所以,西方醫學心理學界流傳一句名言,即“寬恕那些傷害過你的人,不是為了顯示你的寬宏大度,而首先是為了你的健康,如果仇恨成為了你的生活方式,那你就選擇了最糟糕的生活。”
心理測試:你是樂觀還是悲觀
請認真考慮以下每一種情況,設想它們就發生在自己身上,你將如何對自己做出解釋呢?
1.錯過一個重要約會
A.記性不好
B.忘記查預約簿
2.未能通過一項重要考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