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糖尿病病人能否做支架?

可以肯定的是, 糖尿病患者是可以接受支架手術治療冠心病的, 下面我們簡單瞭解一下對支架手術所關心的問題。
植入術安全嗎? 
支架治療是緩解冠心病心絞痛症狀、提高生活品質、改善預後的有效方法。 它安全, 患者易於接受, 並且可多次重複治療。
冠脈支架能管幾年? 
由於冠脈支架植入術已是治療冠心病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所以患者總是問:“支架能管幾年呢?” 支架治療冠心病的臨床療效是有目共睹的, 但它也有缺點, 那就是支架在植入術後6~8月時可出現支架內再狹窄, 也就是說支架內可以出現再堵塞。

早年金屬支架年代再狹窄的發生率約20%(15%~40%);現在藥物支架時代再狹窄發生率下降到9%左右。 如果術後半年時複查冠脈造影, 未出現支架內再狹窄, 一般說來以後就很少會出現再狹窄了。  
那麼是不是永遠都不會出現再狹窄了呢?回答是否定的。 最近, 一位支架植入9年的患者, 就出現了支架內再狹窄。 但是出現這個情況的原因不一定完全歸於支架本身。 如果支架植入後, 患者未能堅持服藥, 沒有改變不良的生活方式, 血壓、血脂、血糖控制得不理想, 原本正常的血管就可能會產生新的病變, 支架部位出現再狹窄也就不難理解了。 所以, 出現再狹窄可能是多種因素造成的。
術後再狹窄怎麼辦?
支架術後出現再狹窄是否有處理辦法,
是廣大患者最擔心的問題。 回答是肯定的。 醫生要根據不同的情況來選擇合理的治療方案。 首先, 要看患者有無心肌缺血證據, 即是否有心絞痛發作症狀。 如果有症狀, 根據血管病變的情況, 可於支架內植入藥物支架, 也可以考慮外科搭橋手術;如果沒有症狀, 可以不做任何處理, 堅持藥物治療就可以了。
支架植入一般有兩個途徑: 
一是經股動脈(下肢)途徑;
二是經橈動脈(上肢)途徑。 手術時, 將導管沿動脈血管走向送到冠狀動脈開口處, 接著將引導鋼絲沿導管送至病變的冠狀動脈遠端, 最後是將支架沿鋼絲送至冠脈的狹窄病變處, 用壓力泵加壓將支架膨脹釋放在病變處, 減壓後, 把球囊取出, 植入支架手術就完成了。

手術整個過程創傷小, 但不能說沒有風險。  
首先, 最常見的局部併發症是穿刺部位血腫、假性動脈瘤和動—靜脈瘺等, 其發生率<1%。 風險最大的是腹膜後血腫(下肢途徑), 該併發症比較隱匿, 不易被發現, 嚴重時可危及生命。
其次是支架內血栓形成。 它可發生在手術當時, 或術後3~5天, 也可在術後3周發生, 其發生率在0.72%~0.8%。
第三是支架脫落。 它是指支架沒有正常釋放到冠脈的病變位置, 而自行脫入冠狀動脈中。
但是, 隨著導管器材技術的改進, 現在已很少發生這種情況了。 還有冠脈穿孔, 多因鋼絲過硬或選擇支架過大, 再加上冠脈病變鈣化重, 使冠脈穿孔或破裂, 造成心包填塞, 需要緊急外科治療。 若不及時處理, 有時可危及患者生命。
 
大家瞭解到上述風險後, 可能就會害怕這種手術, 其實這些併發症發生率很低。 這就像交通事故總有發生, 難道人們因擔心出事就不出門了嗎?所以不要因噎廢食。 因此, 大家對支架手術不要有什麼顧慮, 需要治療時還是要積極配合, 聽從專家的建議, 以免延誤治療。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