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理學研究認為, 大部分的安眠藥物, 長期應用都有一定的蓄積性, 也就是說, 安眠藥可以在體內逐漸地“堆積”起來。 當它達到一定量時, 便會出現很多種副反應。 特別是老年人, 由於機體老化, 藥物的代謝速度大為降低, 因而極易在體內發生積蓄, 導致明顯的毒副反應, 如醒後會有頭暈, 思睡, 乏力和食欲減退, 白細胞減少, 還可誘發精神異常等症, 男性病人還會引起性功能障礙。
另外, 常服催眠藥, 還會使催眠作用逐漸減弱。 這樣, 病人需要不斷增加藥量才能獲得原有的療效, 久而久之, 導致催眠藥成癮。
首先要明確引起失眠的原因, 必要時可去醫院就診。 切忌自行其是, 以免耽誤疾病的診斷。 如果是偶爾失眠, 更不必用安眠藥來催眠。 盡可能自然入睡, 保持睡眠的自然節律。
如確有必要服用安眠藥時, 要在醫生的指導下服用, 千萬不要隨意加大劑量或長期服用。
催眠藥的用藥時間也宜短不宜長。 可將數種藥相互交替使用或間斷使用, 睡眠情況好轉時, 要逐漸減量, 不要突然停藥, 以免出現戒斷反應。 總之, 如無必要, 不要隨便服用催眠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