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障礙性貧血是一種惡性血液系統疾病, 是骨髓造血功能障礙導致機體內血細胞生成減少, 難以供給人體正常生理功能需求而引發的一種疾病。 再生障礙性貧血常發病急驟, 治癒難、易復發、死亡率高。
再生障礙性貧血最常見的併發症包括貧血、出血、感染、發熱等, 其中顱內出血是最嚴重的併發症。 再生障礙性貧血併發顱內出血發病急, 危險性極高, 病情難以控制, 可能隨時危害患者生命安全。
顱內出血是由於腦中的血管破裂而引起的出血, 出血灶壓迫周圍神經組織而引起相對應腦組織的功能障礙,
出現急性神經症狀的再生障礙性貧血患者應及時進行頭顱CT檢查, 確定診斷顱內出血及觀察出血範圍, 並估計患者預後。 如果患者出血灶不大, 應繼續觀察48小時, 並及時進行CT複查, 可進行腰椎穿刺判斷是否有蛛網膜下腔出血或血腫破入腦室。 手術治療不是再生障礙性貧血併發顱內出血的首選治療, 一般採用止血對症保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