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病因病機

風濕性關節炎又稱類風濕(RA), 是一種病因尚未明瞭的慢性全身性炎症性疾病, 以慢性、對稱性、多滑膜關節炎和關節外病變為主要臨床表現, 屬於自身免疫炎性疾病。 該病好發於手、腕、足等小關節, 反復發作, 呈對稱分佈。 中醫對類風關病因病機的認識, 經過三十年的臨床實踐和理論探索。

目前比較傾向於外邪、正虛、瘀血三個方面:

外邪:由於久居嚴寒之地, 或常在野外、露天住宿或居住潮濕, 冒雨涉水等等, 以致風寒濕邪侵襲人體, 壅塞經絡, 凝滯關節, 久而為痹。 若風寒濕邪鬱久化熱, 薰蒸津液, 飲酒積聚形成濕火而成風濕熱痹。

正虛:由於稟賦不足或調攝不當, 遂使氣血虛弱, 腠理疏豁, 寒濕之邪乘虛而入, 阻遏營衛留連於筋骨血脈而致病。 病變主要涉及脾、肝、腎三髒。 脾為後天之本, 主四肢肌肉礦“脾虛則四肢不用”。 肝主筋, 腎主骨, 若房室不節, 喜怒失調致肝腎精氣虧損, 則無以濡養筋骨, 至虛之處即容邪之所, 三邪乘虛而人, 內外合邪以致關節、筋脈、肌骨變形、腫脹、疼痛、屈伸不利等症。

瘀血:由於病久屢發不愈, 經脈違和, 導致氣血周流不暢而壅踞經隧, 加之督脈空虛, 寒濕侵襲筋骨, 凝滯於脈絡, 如此寒濕、痰濁、瘀血與賊風互相膠結, 凝聚不散, 深人骨骱而致關節僵硬, 並出現皮下結節等症。

一般說來, 病之初起以邪實為主,

病位在皮肉經絡, 久病則多屬正虛邪戀, 病位深人筋骨臟腑。 由於病情反復發作, 久病入絡而致血瘀。 邪、虛、瘀三者既相互區別, 又互相滲透互為因果。 因此根據病機入手, 分別從祛邪、補虛、化瘀為主進行論治, 是近年來中醫藥診治類風關的特點。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