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生活中, 人們由於生活水準的提高, 工作節奏的加快, 生活、學習、工作方式也發生了相應變化, 如目前住校就讀學生不斷增多, 其範圍也從大學生擴大到中小學生;又如不少家庭為了減少在家務等方面花費的時間, 請來了鐘點工、家庭保姆等, 各種家政服務應運而生, 這些新情況給結核桿菌提供了新的傳染途徑。
因此, 我們必須經常關注自身的健康, 採取多種預防措施, 不斷提高機體對付結核桿菌的“專項”抵抗力。 如出生嬰兒按計劃接種卡介苗, 不僅可以降低結核發病率, 而且還可以預防嚴重結核病的發生。
但是這些預防措施只適合於一般情況, 如果周圍有人得了結核病, 那還應進一步採取防治措施。
家人得了結核病
家庭人員起居同處一室, 吃喝同坐一桌, 互相傳染的可能性最大。 因此, 當家人患有結核病時, 應立即將病人送到當地的結核病防治所診治。 醫生會為病人制訂合適的抗結核藥物治療方案, 督促病人進行規則治療。 病人經服藥治療後, 結核菌逐漸被殺死, 痰中的結核菌檢查可從陽性變為陰性, 肺部的結核病變也會逐漸痊癒, 病人的傳染性隨之下降。
在病人未確診之前, 家中其他成員有被傳染的可能, 也應到當地結核病防治所做結核菌素檢查, 觀察是否被感染。 最好再做胸部X線透視或拍片, 檢查肺部是否有病變, 做到無病防病, 有病早治。
如果病人在家裡接受治療, 應注意消毒隔離。 家中有條件, 病人可單住一間, 無條件則與家人分頭睡。 在傳染期, 餐具絕對要分開。 病人與家人接觸時應戴口罩, 防止飛沫傳染給家人。 房間內要定期開門窗流通空氣, 不要隨地吐痰, 咳出痰要放一紙杯內, 及時燒掉或深埋。 病人服用抗結核藥物後需定期查痰, 如痰菌從陽性變陰性, 表示不再有傳染性, 可與家人一起進餐, 但最好分食, 飯後餐具煮沸消毒。
保姆得了結核病
目前,
集體宿舍的同學得了結核病
如今學生住校就讀越來越多,
對付結核病, 關鍵是預防在先, 住集體宿舍尤其如此。 學生入學後, 可先做結核菌素皮膚試驗, 強陽性反應的學生預示有潛在性結核, 發病的可能性大。 此時在專業醫生的指導下, 可預防性地服用抗結核藥物, 如異煙肼加利福噴丁, 服用六個月。 服用後, 絕大多數學生不發生結核病。 這是一種在校學生預防結核病的好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