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腸胃炎是大腸疾病的常見症狀, 發病率非常高, 幾乎每個人都被急性腸胃炎困擾過, 急性腸胃炎多發生于夏秋季節, 幼兒急性腸胃炎的流行往往要從夏季一直到秋末冬初, 由於嬰幼兒表述能力差, 患了急性腸胃炎以後, 說不清腹痛部位等, 容易誤診, 那麼急性腸胃炎引起發燒是怎麼回事?
在急性腸胃炎病例中, 由於飲食不慎由細菌、病毒而引起的急性腸胃炎最為多見, 稱為“感染性急性腸胃炎”, 占急性腸胃炎病例的百分之八十五左右, 且容易出現體溫反應。 嬰幼兒機體對體溫的調節能力較弱,
急性腸胃炎的體溫反應主要是發燒, 大多是中度發燒。 這常見於由大腸桿菌、空腸彎麴菌、痢疾桿菌、沙門氏菌、輪狀病毒、腸道病毒等引起的急性腸胃炎。 發燒可能早於急性腸胃炎或在急性腸胃炎初起。 同時, 患兒還有不愛玩、不願吃東西、磨人、哭鬧等表現。 有些病原體引起的急性腸胃炎不發燒, 甚至還略低於正常體溫。 患兒急性腸胃炎時, 尤其是早於急性腸胃炎出現的高燒, 應特別重視, 這是細菌互素中毒的症狀表現, 要及時就診, 警惕中毒性痢疾。 觀察精神狀態。 主要是觀察患兒是否出現精神萎靡、嗜睡、抽搐、驚厥、抽風、昏迷等症狀。 一般輕症急性腸胃炎患兒不致出現這些症狀。
以上是對急性腸胃炎的症狀做出的分析, 希望患者給予重視, 因為只有正確瞭解了急性腸胃炎的症狀, 才能夠提醒大家儘早做準備, 進而規避疾病導致的不必要風險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