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常見疾病>正文

保護腎的8個小妙招

給一般腎臟功能健全者的建議:

一、小心服藥:中西藥都必須謹慎服用。

西藥中, 含乙醯胺酚類(acetaminophen)及阿司匹林(aspirin)類的複方止痛藥劑是禍首。 美國腎臟基金會估計, 美國每年慢性腎臟病的新增病例中, 約有3~5%的病人因濫用止痛藥而導致腎衰竭。 此外, 抗生素、顯影劑也是致病因素。

特別提醒:是藥三分毒 腎臟吃不消

中、草藥的危害也不小。 包裝標示不明的中藥, 可能含馬兜鈴酸、或含鉛、汞等重金屬, 皆具腎毒性, 可能造成中藥腎病變;避免吃藥傷腎, 你可以:

1.如果你感冒超過3天、頭痛或身體其它部位疼痛超過10天,

應該就醫而非吃感冒藥、止痛藥。

2.掏錢買藥前, 仔細看包裝藥品標示, 儘量避免複方止痛劑。

3.不吃來路不明或包裝標示不清的中草藥。

4.若服用止痛藥, 記得當天多喝6~8杯水。 利於排尿, 減少藥物及其代謝產物遺留在人體的時間。

5.慢性病患者或長期服用中、草藥的民眾, “切記定期檢查腎功能, 且詳實告訴醫生用藥情形, ”台大醫院腎臟科醫師陳永銘提醒。

二、控制飲食:尤其是蛋白質及鹽分。

適量攝取蛋白質:太多的蛋白質造成腎的負荷。 刊登在《內科醫學雜誌》的一項研究指出, 攝取較高蛋白質食物者, 比適量攝取者高出3.5倍機率罹患腎衰竭。

控制鹽分攝取:食物中的鹽分, 95%由腎臟排泄出去, 過量的鹽分攝取造成腎臟負擔。

推薦:每天炒菜加鹽別超3克 慢性腎炎病人宜吃“淡” 腎炎病人忌送高鹽食品

臺灣“衛生署”建議每人每天食鹽攝取量為8克, 但調查顯示, 臺灣人每日平均食鹽攝取量約15公克, 遠超過建議量。

專家提醒, 食物中本身就有鹽份(一天下來約3克), 因此能添加的調味食鹽, 一天最好不超過一茶匙(約5克)。

建議煮菜時, 鹽、味精不要一匙一匙拚命加, 少許少許慢慢加, 能提味就好;而外食族吃湯麵時, 最好少喝湯, 以免把鹽分統統都吃進肚;並且不要嗜食醬油, 很多人外食, 動輒叫“老闆, 切碟辣椒加醬油, ”是不好的習慣。

三、多喝水

可間接促進新陳代謝, 有助於體內的廢物如尿酸、結石排出體外。

專家建議一天至少2000cc。 喝水護腎 更勝補品

長時間坐辦公室的上班族可以準備1000cc的水瓶,

進公司時先裝滿水, 在午餐前喝完;下午再裝滿一瓶, 下班之前喝完, 補足一天需要的水分。

四、控制高血壓及糖尿病

腎臟是由數百萬個微血管球組成, 而長期罹患高血壓、糖尿病, 會造成血管硬化, 進而使腎臟壞得快。 調查發現, 高血壓患者得到腎臟病的機會, 是非高血壓患者的2倍、而糖尿病患者罹患腎病的可能, 則為非高血糖者的1.5倍。

該怎麼預防、控制?

1.定期驗尿:除了驗血糖、量血壓, 更應該記得每半年驗微白蛋白尿。 若有異常, 應每三個月檢查一次。 尤其驗出微白蛋白尿時, 仍屬中度腎衰竭, 是腎功能還可以挽回的治療關鍵期, 錯過就救不回來了。

2.嚴格控制三高:糖尿病最新治療準則, 高血糖控制指標,

糖化血色素應該控制在7%以下;高血脂的壞膽固醇應控制在小於100mg/dl、而血壓標準最好控制在130/80mmhg以下。

3.均衡飲食, 少油、少糖、低熱量, 減緩血管硬化。

4.規律運動:專家指出, 運動能幫助維持體重, 尤其容易降低三酸甘油酯, 直接燃燒脂肪, 避免三高惡化。 美國食品協會最新建議, 每週最好運動5天, 每天至少30~60分鐘, 最好是中等強度的有氧運動, 例如快步走, 每天至少一萬步。

5.規律服藥:依照醫生開立的藥物, 配合健康的生活型態, 才能有效控制血壓、血糖。

五、遠離煙害:抽煙或吸入二手煙, 會傷害動脈健康、助長血塊形成, 長期下來破壞腎功能。

六、冬天保暖工作不能少:低溫使得血管收縮, 血壓竄升, 小便量減少, 血液凝結力變強, 容易讓腎臟出狀況。

抵抗力弱的老人、小孩外出時最好多加一件外套。 女性穿著裙裝時, 記得加雙厚一點的褲襪保暖。

七、避免腎臟感染:感冒、反復發作的扁桃腺炎, 都容易使病菌入侵腎臟, 應儘量避免或早治療。 此外, 少憋尿, 避免細菌經由輸尿管侵襲腎臟。 長期憋尿引發慢性腎炎(圖)

八、小心水的成分:要確保水質安全, 避免用鉛或鋁質、PVC容器裝水, 也可根據個人或公司需求加裝淨水器。 此外, 建議早晨先放掉二桶隔夜水。

給腎臟功能開始降低者的建議:

腎臟組織逐漸破壞, 依腎功能分為五階段, 不同階段有各別護腎秘訣:

第一、二階段:輕度腎病變

腎功能:仍有正常人的60%。

症狀:腎臟功能仍有60%以上, 有夜尿、多尿等情形, 不易從血液檢查, 但可從尿液檢查得知是否有血尿、蛋白尿。

如何護腎:與腎功能正常者雷同,但要更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及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1.控制血糖:維持飯前低於110mg/dl,飯後低於140mg/dl,糖化血色素低於7%。

2.控制血壓:<130/80mmHg。

3.改善生活型態:

不亂吃藥、不暴飲暴食,避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及鹽分、規律運動,維持體重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

4.定期追蹤:每3~6個月驗尿抽血。

第三、四階段:中重度腎病變

腎功能:有正常人的15~59%。

症狀: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易疲倦等症狀。

如何護腎:

1.飲食控制:鹽分攝取每天6~8克;蛋白質每天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8~0.6克蛋白質;避免攝取高磷食物(花生、核桃等堅果類及優格等酵母類)、補充鈣質,預防腎骨病變。

2.切忌藥物濫用,易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

3.按醫師開立的藥物按時服用。

4.改善貧血:針對貧血的原因加以矯正,使腎臟血流供應充足。

5.定期追蹤:每1~3個月驗尿、驗血、評估腎功能。

第五階段:末期腎病變

腎功能:腎臟功能只剩正常人的15%。

症狀:已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有食欲不振、嘔吐、走路呼吸急促等。

如何護腎:此時瀕臨洗腎邊緣,稍微不慎,就進入尿毒癥大門。

1.更嚴格控制飲食:

鹽分攝取每天少於6克;蛋白質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6克;避免攝取高鉀食物(蔬果汁、肉湯、瓜類水果等),預防高血鉀。

2.改善貧血。 貧血,別忘了查腎臟!

3.控制喝水量,避免水腫。每天可攝取總水量約為前一天總尿量+500cc的水。

4.定期追蹤:每兩周到醫院,由醫生安排必要的檢查。

如何護腎:與腎功能正常者雷同,但要更嚴格控制血壓、血糖及蛋白質食物的攝取。

1.控制血糖:維持飯前低於110mg/dl,飯後低於140mg/dl,糖化血色素低於7%。

2.控制血壓:<130/80mmHg。

3.改善生活型態:

不亂吃藥、不暴飲暴食,避免攝取過多的蛋白質及鹽分、規律運動,維持體重不抽煙、不喝酒、不熬夜。

4.定期追蹤:每3~6個月驗尿抽血。

第三、四階段:中重度腎病變

腎功能:有正常人的15~59%。

症狀:有泡沫尿、水腫、高血壓、貧血、易疲倦等症狀。

如何護腎:

1.飲食控制:鹽分攝取每天6~8克;蛋白質每天攝取量為,每公斤體重×0.8~0.6克蛋白質;避免攝取高磷食物(花生、核桃等堅果類及優格等酵母類)、補充鈣質,預防腎骨病變。

2.切忌藥物濫用,易導致腎功能急速惡化。

3.按醫師開立的藥物按時服用。

4.改善貧血:針對貧血的原因加以矯正,使腎臟血流供應充足。

5.定期追蹤:每1~3個月驗尿、驗血、評估腎功能。

第五階段:末期腎病變

腎功能:腎臟功能只剩正常人的15%。

症狀:已無法正常代謝及維持體液平衡,有食欲不振、嘔吐、走路呼吸急促等。

如何護腎:此時瀕臨洗腎邊緣,稍微不慎,就進入尿毒癥大門。

1.更嚴格控制飲食:

鹽分攝取每天少於6克;蛋白質不超過每公斤體重×0.6克;避免攝取高鉀食物(蔬果汁、肉湯、瓜類水果等),預防高血鉀。

2.改善貧血。 貧血,別忘了查腎臟!

3.控制喝水量,避免水腫。每天可攝取總水量約為前一天總尿量+500cc的水。

4.定期追蹤:每兩周到醫院,由醫生安排必要的檢查。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