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縱行剝離法 適用於粘連瘢痕發生在肌腱附著處周圍的病變。 刀口線與肌纖維走向平行進皮, 刀口達骨面時與肌纖維走向縱行疏鬆剝離。 若附著部位較寬, 可分幾條線縱行剝離, 不可橫行剝離, 以免將肌腱附著點撬起。 如棘間韌帶的疏鬆剝離即用此法。
2.橫行剝離法 適用於粘連發生在肌纖維非附著部的病變。 刀口線與肌纖維走向平行進皮。 刀口達骨面時與肌纖維走向垂直鏟削, 將粘連的肌肉或韌帶從骨面上鏟起, 感覺刀口鬆動時出刀。 如棘上韌帶的剝離即用此法。
3.通透剝離法 適用於範圍較大病變組織較厚的粘連瘢痕。 在病變範圍內取數點進刀, 進刀點選在肌間隙或其他軟組織間隙處, 達骨面時將軟組織從骨面上鏟起, 並將病變處的粘連瘢痕切透疏通。 如橫突間韌帶的通透剝離即用此法。
4.切開疏通法 適用於瘢痕粘連發生在軟組織之間, 範圍較小, 但病變堅硬或鈣化骨化的部位, 刀口線與肌纖維走向平行進皮, 針刀達病變處將其切開疏通或切碎, 以便逐漸吸收。 脊柱周圍的瘢痕性組織的疏通常用此法。
5.纖維切割法 適用於肌纖維緊張或攣縮引起的病變。 刀口線與肌纖維走向垂直進刀, 切斷少量緊張或攣縮的肌纖維。 主要用於四肢腰背較大的肌腹。 應用時注意切斷肌纖維的數量一般不超過其所在肌肉的1/3。
6.瘢痕刮除法 適用於發生在腱鞘壁或肌肉附著點處的瘢痕的治療。 刀口線與腱鞘或肌纖維走向平行, 沿縱軸切數刀, 反復疏通至刀下:有柔韌感, 再將其從附著點處刮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