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外科>正文

中風後容易癡呆一定要慎防

近年來, 隨著醫學水準的提高, 許多急性腦血管病的發作得到及時而有效的救治, 病人的生命得到了挽救, 但卻不可避免地留下了某些後遺症——或癱或傻, 也有既癱又傻。 這種傻就叫作腦血管性癡呆。

腦血管性癡呆的實質是腦動脈硬化, 是由於體內脂質代謝障礙導致脂肪堆積在血管壁, 使得血管管腔狹窄、血管彈性減低, 嚴重者完全阻塞。 這就造成腦組織供血不足, 最終腦細胞壞死, 腦組織軟化, 腦子裡出現許多梗塞、軟化灶。 根據有關資料顯示, 因高血壓、動脈粥樣硬化等所致的腦血管病, 如大片腦梗死、多發性腦梗死、皮質下白質腦病或出血性中風等都可以導致血管性癡呆。

有時病灶雖不大, 但累及與認知功能有重要關係的部位如海馬、邊緣系統等均可出現血管性癡呆。 據有關資料報導, 年齡≥60歲在中風後3個月出現癡呆者為16%~26%。 在老年性癡呆中, 西歐地區的血管性癡呆約占65歲以上老人癡呆的10%~20%;日本報導為30%~40%, 故中風和癡呆關係非常密切。 腦血管性癡呆多見於60歲左右, 半數病人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等病史, 有反復多次的中風發作, 病情呈階梯樣進展, 即每發作一次卒中癡呆症狀加重一次。 檢查時可見明顯神經系統體征, 如偏癱、肢體麻木、語言障礙等表現, 腦CT或MRI檢查可查到腦梗塞或腦出血灶。

這種病的早期有類似神經衰弱的表現,

如頭痛、頭昏、失眠、耳鳴、易疲勞、易激動等。 接著, 可出現以下比較明顯的精神障礙。 其一是記憶力減退, 尤其是對新近發生的事情更難回憶。 病人想不起來上頓飯吃的什麼, 而對二三十年前的事卻能較好地回憶;其二是情緒極不穩定, 容易激動和傷感, 往往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而痛哭流涕、大發脾氣或欣喜忘形。 隨著病情的發展, 病人記憶力也愈來愈差, 連對往事的回憶也困難了。

由於血管阻塞的程度可能時輕時重, 病人的病情也會隨著波動, 時而清醒時而糊塗, 但病情發展的總趨勢還是每況愈下, “糊塗”的時候愈來愈多。

在癡呆的進程中, 部分病人會出現疑心和妄想, 認為有人陷害他、偷他家的東西等等。

但是, 腦血管性癡呆病人發生自私、怪癖、不近人情等性格上的變化較晚, 也較輕, 即使到了晚期, 病人明顯地傻了(癡呆)了, 也還能保持原來的人格特點。 這一點與老年性癡呆大不相同。 麻煩的是, 在臨床上, 腦血管性癡呆與老年性癡呆在同一病人身上同時存在的情況十分常見。 有人統計, 約有一半的病人如此, 這時鑒別起來就相當困難了。

血管性癡呆預後相對較好, 多梗死性癡呆及皮質下動脈硬化性腦病早期治療效果較好, 臨床早期診斷尤為重要。 早期診斷腦血管性癡呆, 就可在出現癡呆症狀前採取措施, 阻止疾病的繼續進展和惡化。

由於中風的病因可以防治, 因此及早控制中風的危險因素, 一旦發生中風就積極治療,

對防止或減輕癡呆等中風後遺症的發生和發展, 具有重要意義。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