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黏膜是一層僅有幾毫米的組織,
別看它薄,
但有著保護黏膜下各種組織的重要功能。
一般來說,
口腔黏膜再生能力很強,
對於進食時,
被“磨”掉的黏膜上皮角化層,
不到6小時就會自己長好。
對於固定在一個部位的長期反復摩擦,
口腔黏膜就會“吃不消”,
爛牙就是口腔黏膜最怕的“對頭”之一。
蛀牙若不及時處理,
時間久了,
牙齒就會失去光滑的外形,
成為殘冠、殘根。
有的如同尖銳的“朝天釘”,
排列在口腔裡,
雖然喪失了咀嚼功能,
但對周圍與之接觸的黏膜卻“以強淩弱”。
平時,
這些蛀牙會使黏膜出現潰瘍,
當然, 產生爛牙的原因也不止蛀牙一種, 有時運動不慎或打鬥也會打斷牙齒。 另外, 還有的與醫學因素有關, 如:因疾病接受放射治療後, 牙齒會“發脆”, 一不小心吃到硬物, 就會使牙齒折斷。
乾燥綜合征患者, 牙齒會出現大面積快速崩潰現象, 形成猛行齲, 出現滿口爛牙。
對於以上患者, 應及時採用增加唾液治療措施, 使口腔自潔功能增強, 防止出現爛牙。 口腔黏膜易受外界干擾, 有不少黏膜病損屬於癌前狀態或癌前病變範疇。
早治爛牙實質上是儘早去除對黏膜不良物理刺激, 這樣做不僅是保護黏膜免於癌變的重要措施, 而且對恢復牙齒正常形態、保存牙列也很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