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美滿婚姻,就不要有憧憬?

這是一則可能讓部分人喪氣的文章。 為了美滿婚姻, 我們盡可能大膽地展開美好的憧憬, 這已是現下的流行觀點。 但是心理學教授McNulty要告訴你, 這可能是一個誤導。 那些對未來的願望與自身情況不相符的夫妻, 對婚姻的滿意度會降低。 McNulty建議, 在面對有關婚姻家庭問題的諮詢時, 心理諮詢師除了要幫助來訪者解決當時的問題, 同時也應該幫助他們限制住頭腦中那些不切實際的願望。

每一個家庭都會設想一下美好的未來, 那麼, 這種積極樂觀的願望是否一定會帶來美滿的婚姻生活呢?根據春季版《人格與社會心理學》雜誌上的一篇研究報告,

關於生活過於美好的預期, 有時候反而會降低夫妻對婚姻的滿意度;實際上, 只有那些現實可行、基於當事人能力和所處環境的願望更為有益。

俄亥俄州立大學的心理學教授James McNulty博士與他的合作者, 研究夫妻對未來生活的預期和他們的婚姻滿意度之間的關係。 在四年的時間裡, 研究 者一共跟蹤調查了82對家住佛羅里達的青年夫妻。 每隔半年, 量化調查他們的生活壓力、應對生活的技能、對未來的預期、相互之間的滿意度等等。

結果發現, 那些所持預期與生活技能相符的夫妻, 彼此間的滿意度最高。 比如, 在經常爭論或者喜歡互相責備的夫妻中, 只有那些沒有過于樂觀地預計將來會變好的夫妻,

他們之間的滿意度長久保持在新婚時的水準。

研究還發現, 那些對未來的願望與自身情況不相符的夫妻——包括生活技能低但預期高, 和技能高但預期低兩種——他們對婚姻的滿意度都很低。

McNulty 是這樣解釋的:美好的願望有時的確能夠推動我們積極採取行動, 改善生活狀況, 但是, 如果期望過高, 人們無力實現, 就難免會讓人非常失望;而對於那些原本有 能力讓生活更上一層樓的夫妻, 對未來過低的預期又會阻礙他們能力的發揮, 因而無法達到較好的結果。

看來, 那種“為了婚姻更美滿, 大家盡可能大膽地展開美好的憧憬”的流行觀點, 可能是一個誤導。 McNulty建議, 每個家庭都應該按照自己的情況, 理性地設定屬於他們自己的生活目標。

而在面對有關婚姻家庭問題的諮詢時, 心理諮詢師除了要幫助來訪者解決當時的問題, 同時也應該幫助他們限制住頭腦中那些不切實際的願望。

當然, McNulty也強調, 並不是建議所有的夫妻都要降低對自己生活的希望, 至少從本次研究的結構來看, 對於那些實現夢想的能力很強的夫妻, 對未來的期望越高越好。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