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媽媽“偷懶”,孩子更獨立

一天, 女兒放學回家, 聽見樓下有人吆喝賣豆腐腦, 那可是她最愛吃的。

媽媽, 我要吃!”果然, 女兒聽到後馬上向我發出了“指令”。 長期以來, 女兒備受爺爺奶奶寵愛, 養成了驕蠻任性的習慣, 想要什麼便要什麼, 我早已想著怎麼治治她了。 於是, 我裝作沒聽見, 無動於衷。 “我要吃豆腐腦!”女兒一個箭步躥到我面前, 氣勢洶洶, 小臉漲得通紅。 這時, 我說話了:“小微, 你已經讀一年級了, 長大了, 自己可以去買呀。 ”

“不, 媽媽, 就要你幫我買嘛。 ”女兒的語氣已沒了剛才的衝勁, 反而有些撒嬌的味道。 看來硬的不行, 她來軟的了。

但我依然不動聲色, 埋頭看我的書。 女兒站了約莫五分鐘, 看我絲毫沒有讓步的意思, 終於訕訕地從櫥櫃裡拿起碗往樓下走去。

十分鐘後, 女兒捧著空碗回來了。 她生氣地把碗一放, 往床上一倒, 憤憤地說:“都怨你, 賣豆腐腦的都走了。 ”“小微, 這事是媽媽的錯嗎?如果你快一點去, 肯定能買到的呀。 ”女兒自知理虧, 忙用被子捂住自己的頭。

第二天下午, 賣豆腐腦的大嬸又在樓下用極富誘惑力的聲音吆喝著。 女兒看看我, 我微笑著向她眨了眨眼, 示意她趕快行動。 女兒趕緊拿起一個碗, 抓了一元錢, 往樓下沖去。 其實, 做媽媽的總歸是有些擔心的, 過了一會兒, 我便挪到窗邊, 偷偷看她的一舉一動。 那時, 她已穿過馬路, 端著豆腐腦往回走了。

只見她移動著碎步, 走得小心翼翼。 可是不管怎麼小心, 還是有些豆腐腦淌了出來, 流到手背上, 可能還有些燙吧, 她嘴裡不停地哈著氣。

我原以為她回來後, 定會劈裡啪啦地埋怨訴苦一番。 哪知一到家, 她就邀功請賞似的說:“媽媽, 你看, 我自己買回來的。 ”語氣煞是驕傲和自豪。 我問她手燙不燙, 她也小大人般的說沒事。 還說以後讓老闆不要盛那麼滿了, 不好端。 又說她先是用整只手端著, 覺得很燙, 後來發現只用手指托著碗底, 再用大拇指扣住碗沿, 就沒那麼燙了。 她還給我示範了一下那個動作, 很為自己的創舉得意。

想不到女兒買碗豆腐腦, 竟領悟了許多呢!我開心地笑了。

家長感言:家長適當地“懶一點”, 孩子或許就更易成長。

專家點評:孩子生存教育的根本在於培養獨立性, 而獨立性重點體現在培養生活自理能力上。 因此, 父母要儘早鼓勵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小時讓他學會自己吃飯、大小便、穿脫衣服、收拾玩具, 大了漸漸培養他洗衣襪、掃地、買東西等技能, 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好習慣。 懂得適時“偷懶”的家長更聰明。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