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醫將胃痛分幾種?推薦7款食療有效緩解胃痛

對於胃痛患者來說, 治療是一個緩慢的過程, 而且必須對症用藥, 那麼中醫如何治療胃痛呢?

中醫將胃痛分四種

1、肝氣犯胃型胃痛

證見:胃脘脹痛, 疼痛連脅, 噯氣頻繁, 每因情志因素而痛作。 苔薄白, 脈弦。

治法:疏肝理氣和胃。

方藥:主方:柴胡疏肝散(張介賓《景嶽全書》)處方:柴胡、枳殼、赤芍各12克, 香附10克, 郁金12克, 川楝子10克, 延胡索12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中成藥:氣痛散, 每次2克, 每日3次。 或者是服用金佛止痛丸, 每次1~2瓶, 每日2~3次。

2、肝胃鬱熱型胃痛

證見:胃脘灼痛, 痛熱急迫, 煩躁易怒, 泛酸嘈雜。 口幹苦。 舌紅苔黃, 脈弦或數。

治法:疏肝泄熱和胃。

方藥:主方:化肝煎(張介賓《景嶽全書》)處方:梔子12克, 牡丹皮10克, 白芍15克, 陳皮6克, 青皮10克, 吳茱萸6克, 黃連10克, 蒲公英30克, 佛手12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中成藥:三九胃泰顆粒沖劑, 每次1包, 每日2次。

3、邪客胃型胃痛

證見:胃痛暴作, 畏寒喜溫, 得溫痛減, 喜熱飲。 苔薄白, 脈弦緊。

治法:散寒止痛。

方藥: 主方:高良薑12克, 香附10克, 蓽拔10克, 吳茱萸、陳皮、炙甘草各6克。 水煎服。

中成藥:胃氣痛片, 每次5片, 早晚各服1次。

4、飲食停滯胃痛

證見:胃腸飽脹, 飲食呆滯, 脈弦滑。

治法:消食導滯。 脘腹疼痛脹滿, 噯腐吞酸, 惡嘔, 大便不暢。 舌苔厚膩,

方藥:主方:保和丸(朱丹溪《丹溪心法》)處方:神曲12克, 山楂15克, 萊菔子12克, 法半夏10克, 茯苓12克, 陳皮6克, 枳實10克, 連翹12克, 布渣葉15克, 甘草6克。 水煎服。

中成藥:保濟丸,

每次1瓶, 每日2~3次。

緩解胃痛的7款食療小偏方

1、銀耳紅棗粥

銀耳20克, 紅棗10克, 糯米150克。 按常法煮粥。 適用於脾胃虛弱導致的胃痛患者。

2、蓮子粥

蓮子30克, 大米100克。 按常法煮粥, 每天使用, 連續服1個月。 適用於脾胃虛弱者食用。

3、健脾和胃湯

黨參15克、茯苓15克、陳皮、砂仁及白蔻仁各6克, 加適量豬肉及青紅蘿蔔煮湯。 適合胃部脹痛、胃口減少及大便稀爛者。

4、蓴菜羹

蒓菜250克, 冬筍25克, 香菇20克, 榨菜絲15克, 將蓴菜洗淨切段;冬筍、香菇、榨菜分別切絲;鍋中放入鮮湯, 燒沸加入冬筍絲、香菇絲、榨菜絲, 同煮至沸, 再加入蓴菜, 湯沸後加鹽, 出鍋後淋上麻油即成。 此羹鮮美清淡, 具有止嘔止痢、消除解毒的功效, 可用於胃及十二指腸潰瘍、胃痛、嘔吐、高血壓等病症的輔助食療。

5、三仙炆排骨

麥芽、山楂、萊服子及陳皮各10克, 煮成湯汁後, 加入蘿蔔及排骨炆熟。 適合食飽後胃脹胃痛, 噯氣夾有食物味道及大便味臭者。

6、花生薑橘湯

需準備花生100克、生薑10克、橘子汁30毫升。 先把花生、生薑、橘子汁放到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 加熱煮熟後即可食用, 適用於神經官能症所致胃痛、噁心、嘔吐。

7、砂仁瘦肉粥

需準備白米60克、砂仁細末5克、瘦肉適量。 先把淘洗過的白米放到鍋中, 加入適量清水, 用小火慢煮成粥之後, 放入砂仁、瘦肉, 再煮一下即可食用, 適用於虛寒胃痛、脹滿、嘔吐。 砂仁性味溫辛, 能夠溫中、止嘔、止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