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復蘇的春季, 致病菌也跟著活躍起來。 加上天氣多變, 疾病很容易找上門, 有些病甚至需要輸液治療。 可是在輸液過程中, 很多人不把醫生的話放在心上, 殊不知這樣會給自己埋下健康隱患。
三種情況判斷是否輸液
第一是根據病情的需要, 急症、重症該輸液就輸液。 比如說發燒, 體溫超過39℃甚至40℃, 就應該選擇輸液, 因腹瀉、嘔吐、出血等嚴重脫水或休克的患者, 需要通過輸液達到糾正水和電解質失調、維持酸堿平衡、增加迴圈血量, 維持血壓等目的。
第二是根據藥物性質, 有些藥不能肌內注射, 所以只能用靜脈注射的方式。
第三是根據患者的病情, 比如對於昏迷的病人, 無法口服藥品, 因此只能採用靜脈注射。
只有3種情況才真正需要輸液:
1、吞咽困難
2、嚴重吸收障礙(如嘔吐、嚴重腹瀉等)
3、病情危重, 發展迅速, 藥物在組織中宜達到高濃度才能緊急處理的情況
別輕易在家輸液
換季時, 是發燒感冒的高峰期, 大醫院的輸液室, 往往擠得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 建議大家如果是常規疾病需要輸液,
畢竟輸液也屬於有創治療, 可能會出現一系列的輸液反應, 比如過敏等。 萬一出現狀況, 家屬根本沒有條件進行應急或搶救。 有些藥物有遲發性的過敏反應, 如果不方便去大醫院, 可以到附近的社區醫療機構輸液, 最好不要在家擅自操作。
寶寶輸液, 這三件事不可任性
1、輸液過程中患兒不可到處走。 更不可在室外走動或逗留, 或將患兒抱回家, 否則會受到污染引起輸液反應, 或發生其他意外時不能夠及 時治療。
2、輸液的速度不可擅自調整。 有些性急的家長為趕時間,
3、輸液時家長要注意觀察孩子。 家長要仔細觀察穿刺部位及全身情況。 比如穿刺部位皮膚顏色是否正常, 局部是否腫脹, 輸液管有無反折 被壓等。 全身情況要看有無面色蒼白或潮紅, 有無寒戰, 有無表情發呆、雙目凝視、呼吸急促或過緩, 有無發熱等。 如發現異常現象,
4、避免碰掉輸液針。 小兒輸液漏針常常是家長疏忽, 觸碰或是牽拉針柄造成的, 有時也會由小兒抓扯造成。 所以在患兒輸液時應注意:哺乳或摟抱時, 將患兒抱在注射部位的對側, 以免家長的身體碰到針頭, 不要用任何物品觸及針柄處;患兒哭鬧時, 家長可用手固定輸液管, 防止擺動時牽拉到針柄而引起滲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