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韌帶增厚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的狀況, 多由外傷、炎症等引起, 對人體的健康來講傷害是很大的, 嚴重的影響了人們的生活。 那麼黃韌帶增厚到底是怎麼回事兒呢?下面我們就來具體的瞭解下黃韌帶增厚的原因及治療方法吧!
黃韌帶並不連續, 兩側黃韌帶在中線上有一裂隙。 它起自上位椎板的前下面, 止於下位椎板的後上面。 黃韌帶肥厚可能與慢性退變、外傷、炎症, 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 它可以發生於任何年齡, 且進展較快, 程度較重。
黃韌帶肥厚的病因或發病機制尚未清楚, 可能與慢性退變、外傷、炎症、代謝障礙等因素有關。
黃韌帶肥厚是造成腰椎管狹窄的主要原因之一, 往往與關節突增生內聚、椎板增厚等因素共同構成腰椎管狹窄的病因。 單純黃韌帶肥厚造成腰椎管狹窄臨床上較少見, 但必須給予高度重視。
退行性黃韌帶肥厚好發於老年人, 病程長, 可有急性加重過程。 好發於腰4~腰5椎板之間, 使馬尾神經及神經根受到壓迫。 神經根可雙側受累, 也可單側受累。 臨床症狀與腰椎管狹窄的症狀相似。 常以下腰部疼痛為主, 休息後可緩解或消失,
M R I 診斷黃韌帶肥厚時, 可與C T 互補, 因為C T 可發現黃韌帶的鈣化、小關節突的增生等原因, 而M R I 的矢狀面對於累及多個椎管的黃韌帶肥厚可直接顯示病變全貌。
黃韌帶肥厚的鑒別診斷:
黃韌帶肥厚所致的神經系統症狀往往被臨床誤診, 諸如腦血管病、脊髓炎、脊髓腫瘤、末梢神經炎等, 需呀認真鑒別。
治療方法
(1)手法治療:手法治療的目的是活血舒筋, 疏散瘀血, 松解粘連, 使症狀得到緩解。 常用手法為按揉法、袞法、拿法、搓法、擦法以及下肢屈伸的被動運動。
(2)針灸治療:可取腰陽關、腎俞、大腸俞、氣海俞、命門、環跳、風市、委中、昆侖等穴位, 每日1次, 10次為一療程。
(3) 藥物治療:對神經根的無菌性炎症可採用鎮痛消炎藥物如扶他林、芬必得等。
(4)封閉治療:可用硬膜外封閉, 能消除腫脹, 松解粘連, 緩解症狀, 常用醋酸強的松龍12.5mg加1%普魯卡因10ml, 每週一次。
(5)醫療體育:可加強背伸肌、腹肌的肌力鍛煉, 使腰椎的穩定性增加, 從而推遲腰椎關節退變演變的速度。 打太極拳對本病有較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