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部門發文促中醫藥老字型大小改革創新發展
近日,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6部門聯合發佈促進老字型大小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使老字型大小保護、促進體系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更加完善。 指導意見指出,要開展廣泛宣傳,大力推動中醫藥、中華...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病家的客觀因素
中醫診斷主要依據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臨床資料。有些自覺症狀主要來源於患者的敘述,醫生很難通過其他手段瞭解清楚。但是,即使是同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病人對疾病的感覺和體驗也是不同的。同...
2017-02-17 -
中醫誤診的護理原因
護理工作是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中醫臨床護理有其特殊性,但是護理工作品質的高低與中醫誤診同樣具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在護理工作中,護士為其主體,故主要討論護士工作對誤診的影響。 中醫的理法方藥是...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辨證致誤
“辨證”就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四診所收集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從而對疾病當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勢等本質作出判斷,並概括為完整證名的思維過程。如表證、脾腎陽虛、氣虛等證名,習慣...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治療致誤
治療是臨床的重要環節,是診斷的目的,理論上說正確的診斷是良好療效的前提,錯誤的診斷常導致誤治。但是,從誤診學的角度看,治療不僅僅是診斷的結果,不恰當的治療也常常是誤診的原因之一,常見誤診的治療原因...
2017-02-17 -
中醫誤診的輔助檢查因素
現代輔助檢查是指借助現代科技成果發展起來的理化檢查,為臨床服務,如早期的X線檢查、心電圖、血、尿、糞常規檢查,以及現代的B超、CT、MRI等。這些檢查是西醫學診斷的重要輔助手段,甚至是診斷的主要依...
2017-02-17 -
誤診的中醫臨床思維原因
中醫診斷實際上是醫生在中醫學特有的臨床思維方法指導下,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對所收集的四診資料綜合分析,從而對疾病作出判斷的認識過程。中醫臨床診斷一般包括最初印象、初步診斷和最後確診三個階段。而誤...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四診致誤
(一)望診 望診在中醫診斷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列為四診之首,並有“望而知之謂之神”之說。這是因為人的視覺觀察在認識客觀事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病人神色形態等方面的外部表現,只有通過望診才能瞭解,而...
2017-02-17 -
中醫誤診之錯誤診斷
錯誤診斷是指診斷的結果錯誤,包括完全誤診或部分誤診。完全誤診是指將某種病證診斷為另一種病證,將無病診斷為有病或將有病診斷為無病。如把甲病診斷為乙病;或者在體檢過程中,由於張冠李戴,把屬於乙的病證結...
2017-02-17 -
中醫對付乙肝有絕招
健脾宜早 慢性遷延性乙型肝炎應注重調理中州,自始至終注意顧護脾胃。這是因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見肝之病,知肝傳脾,當先實脾”,故肝病治療應將顧護脾胃放在首...
2009-10-10 -
中醫治療幫你走出乙肝誤區
縱觀古今中醫學文獻,大多數醫家認為乙肝,尤其是急性乙肝的病因為濕熱之邪。此種濕熱之邪是一種特殊的濕熱疫毒之邪。它除了具有一般濕熱之邪特點外,還具有以下特點:有傳染性,以肝臟損害為主。從臨症及檢...
2009-09-02 -
乙肝致脅痛腹脹的中醫調理方
脅痛是乙肝患者常見症狀。脅痛部位常以右側為主,也可表現為兩側疼痛,或牽引及背部疼痛。其性質常呈隱痛、脹痛、灼痛、鈍痛或刺痛。少數疼痛劇烈者,常被誤診為急腹症或膽腎結石。 中醫認為,脅痛分虛實兩...
2009-09-02 -
巧用中醫偏方治乙肝
乙肝主要治癒表現為2對半轉陰,穀丙轉氨酶恢復正常,肝臟機理清晰表面無纖維化,白、球蛋白比例恢復至2:1等。 西醫對治癒乙肝成功的病例極少,原因抗病毒的藥物無法穿透病毒的外層,因此對乙肝病毒無法殺...
2009-08-18 -
中醫治療乙肝的5個秘方
1.鮮蒲公英500克,水煎服,不拘時,連服15日。 2.赤小豆30克,田基黃30克。將田基黃加水煎湯,去渣取汁,再加入赤小豆煮爛。代茶飲服,每日3次。 3.茵陳30克,茜草18克,板藍根15...
2010-12-22 -
乙肝的中醫治療小驗方
乙肝是由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所引起的傳染性疾病,以黃疸、脅痛、肝大、食欲不振、倦怠無力等為主證。 1、茵陳30克,梔子6克,生大黃3克。熱重加柴胡、黃芩各6克;噁心嘔吐加砂仁、藿香各5克;腹脹加厚...
2012-08-22 -
乙肝的中醫辨證治療
乙肝屬中醫濕毒為患,正虛和邪壅為主要病機,治療應從調氣和解毒入手,扶正祛邪兼顧,可採用如下方藥治療。 方藥組成:黃芪、黨參、白術、茯苓、首烏、白花蛇舌草、虎杖、半枝蓮、苦參、烏梅、佛手、白芍、柴...
2016-03-11 -
中醫對慢性乙肝如何分型
中醫對慢性乙型肝炎的辨證分型,已進入比較規範化的診斷分型階段。根據患者不同的臨床表現,中醫把慢性乙肝分為5個證型。 1、濕熱中阻 臨床表現主要有身目發黃、色澤鮮明,噁心、厭油、納呆,脅肋脘悶,尿...
2012-01-06 -
中醫如何治療乙肝
中醫在治療乙肝方面有獨特的理論,在長期的臨床實踐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乙肝病機複雜,病變波及多臟腑和全身陰陽氣血,故辨證複雜,分型較多。中醫經過長期臨床實踐與觀察總結出了治療乙型肝炎的多種方法: ...
2016-03-11 -
中醫藥治乙肝到底效果如何?
市面上充斥著宣稱能“根治乙肝”的“特效藥”、“祖傳秘方”,這些宣傳大多打著“中草藥”的幌子。數目龐大的乙肝病毒攜帶者,成了庸醫和“假郎中”們大肆攫取不義之財的“富礦”。 那麼,中醫藥到底能治療...
2009-10-29 -
中醫辨證治乙肝
肝鬱脾虛型 一般屬慢性遷延性肝炎。臨床表現為脅肋脹滿疼痛,納食減少,脘痞腹脹,四肢倦怠,大便溏泄,舌淡苔白,脈沉弦。病機為邪擾肝膽,肝失疏泄,脾失健運而致肝鬱脾虛。 治療以疏肝解鬱,健脾調中...
2009-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