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6部門發文促中醫藥老字型大小改革創新發展
近日,商務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等16部門聯合發佈促進老字型大小改革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要求使老字型大小保護、促進體系進一步健全,管理體制更加完善。 指導意見指出,要開展廣泛宣傳,大力推動中醫藥、中華...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病家的客觀因素
中醫診斷主要依據望、聞、問、切四診所收集的臨床資料。有些自覺症狀主要來源於患者的敘述,醫生很難通過其他手段瞭解清楚。但是,即使是同一種疾病發生在不同的病人身上,病人對疾病的感覺和體驗也是不同的。同...
2017-02-17 -
中醫誤診的護理原因
護理工作是臨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儘管中醫臨床護理有其特殊性,但是護理工作品質的高低與中醫誤診同樣具有密切的關係。由於在護理工作中,護士為其主體,故主要討論護士工作對誤診的影響。 中醫的理法方藥是...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辨證致誤
“辨證”就是在中醫學理論的指導下,對四診所收集的各種臨床資料進行分析、綜合歸納,從而對疾病當前的病位、病因、病性、病勢等本質作出判斷,並概括為完整證名的思維過程。如表證、脾腎陽虛、氣虛等證名,習慣...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治療致誤
治療是臨床的重要環節,是診斷的目的,理論上說正確的診斷是良好療效的前提,錯誤的診斷常導致誤治。但是,從誤診學的角度看,治療不僅僅是診斷的結果,不恰當的治療也常常是誤診的原因之一,常見誤診的治療原因...
2017-02-17 -
中醫誤診的輔助檢查因素
現代輔助檢查是指借助現代科技成果發展起來的理化檢查,為臨床服務,如早期的X線檢查、心電圖、血、尿、糞常規檢查,以及現代的B超、CT、MRI等。這些檢查是西醫學診斷的重要輔助手段,甚至是診斷的主要依...
2017-02-17 -
誤診的中醫臨床思維原因
中醫診斷實際上是醫生在中醫學特有的臨床思維方法指導下,運用所學的知識和理論,對所收集的四診資料綜合分析,從而對疾病作出判斷的認識過程。中醫臨床診斷一般包括最初印象、初步診斷和最後確診三個階段。而誤...
2017-02-17 -
中醫誤診原因之四診致誤
(一)望診 望診在中醫診斷學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被列為四診之首,並有“望而知之謂之神”之說。這是因為人的視覺觀察在認識客觀事物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病人神色形態等方面的外部表現,只有通過望診才能瞭解,而...
2017-02-17 -
中醫誤診之錯誤診斷
錯誤診斷是指診斷的結果錯誤,包括完全誤診或部分誤診。完全誤診是指將某種病證診斷為另一種病證,將無病診斷為有病或將有病診斷為無病。如把甲病診斷為乙病;或者在體檢過程中,由於張冠李戴,把屬於乙的病證結...
2017-02-17 -
中醫誤診之延誤診斷
延誤診斷是指因各種原因導致的診斷時間延長,或對疾病發生發展的規律不瞭解而致預後判斷錯誤。如有些疾病由於病史不清楚,症狀、體征不典型,或“無症可辨"'一時未能診斷,又未及時會診,經過較長時間的觀察和...
2017-02-17 -
中醫如何治療白癜風呢
同西醫相比,中醫治病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但是由於中醫治療的副作用很小,所以還是有很多的患者願意用中醫來治療白癜風。中醫經過了數千年的發展,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尤其是在治療白癜風方面,更是有著不可替...
2016-02-19 -
治前列腺疾病不能只消炎 中醫治療對症才能有效
前列腺炎,在中醫上稱為“下焦濕熱”,是因為內臟功能紊亂導致內分泌失調導致體內濕熱過盛,前列腺內液體環境失常導致前列腺潰瘍濕熱淤積,腎精不足所致,時間久會引起氣血虛等症狀,治病的方法不能只消炎,...
2017-02-13 -
中醫古籍常見典故
典故——典制和掌故,《後漢書·東平憲王蒼專》:“親屈至尊,降禮下臣,每賜宴見,輒興席改容,中宮親拜,事過典故。”醫學典故常常困擾我們對文章的理解,醫書常有典故命名者,現將常見的典故收錄如下:杏林:為...
2017-02-17 -
中醫教你冬季巧用靈芝來進補
中醫教你冬季巧用靈芝來進補 靈芝煲烏龜 烏龜1只,靈芝30克,紅棗10枚,紅棗去核,烏龜放鍋內,清水煮沸,撈出取肉,去內臟,切塊略炒,與紅棗靈芝同入沙鍋內褒湯,調料調味,滋補健身,湯味鮮美,...
2016-01-06 -
中醫 體虛症狀及進補方法
體虛要怎麼食補 中醫指的體虛就是日常說話有氣無力,沒精神,免疫力差,元氣不足,面色淡白,怕冷,等一些症狀。事實上體虛也可分為很多種,如氣虛,血虛,陰虛,陽虛,氣血兩虛,等等,那麼體虛要如何食補...
2014-11-04 -
中醫針灸如何達到進補的目的
中藥進補很多人一定不陌生,但是針灸進補這個概念估計很多人都是第一次聽到。其實,藥物與針灸治病採用的方法雖然不同,但施治原則是一致的。針灸進補也是在辨證施治的前提下,施用補瀉手法的準則,最終實現...
2013-02-05 -
中醫提醒:中藥進補注意事項
現在很多人都以為中藥藥性比較平和,沒有什麼毒副作用,有病喝中藥治病,無病喝中藥健身。其實這些都是錯誤的想法。是藥三分毒,中藥也是毒,所以,吃中藥也是有很多注意事項的。 中醫理論認為,中藥的“毒”...
2013-01-07 -
中醫師:秋季進補有這些禁忌
中醫師:秋季進補有這些禁忌1忌無病亂補“無疾不吃藥,無病不亂補”應該是生活常識,現在人們生活好了,就總想著吃補品,“以妄為常”,反而動搖了身體的基礎,誘發現代疾病,或增加得病風險。所以在用藥物進補前...
2017-09-20 -
夏季中醫養生 這四類人適合膏方進補
在不少人的印象中,膏方和冬令進補密切相連。事實上,中醫傳統理論認為,春養生氣,夏養長氣,秋養收氣,冬養藏氣。其中,夏養長氣,包括冬病夏治的各種手段,同樣也可體現在膏方進補上。 哪些人適合服用夏季膏...
2016-04-29 -
中醫教你春季進補的禁忌
春季,人容易上火,而許多家庭都有冬天沒吃完的滋補品,什麼鹿茸、阿膠、冬蟲夏草、膏方啊,繼續吃怕上火,收藏起來怕變質,這可怎麼辦呢? ●冬蟲夏草:四季能服 冬蟲夏草的主要功能是增強人體免疫力,補肺補腎...
2017-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