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炭疽的病原
炭疽桿菌的毒力取決於其產生外毒素和其形成的抗吞食作用的多聚二谷氨酸莢膜。已克隆出3種炭疽桿菌的外毒素,即蛋白抗原、水腫因數、壞死因數。蛋白抗原與水腫因數聯合作用可降低中性粒細胞的功能,使人體對炭疽...
2017-03-05 -
敗血症的發病原因
侵入人體的細菌是否會引起敗血症,與入侵菌的毒力、數量和人體防禦免疫功能有密切聯繫。以下這些都可能導致敗血病的發生:皮膚、粘膜發生破損和發炎如創傷和傷口感染、大面積燒傷、開放性骨折、癤、癰、感染性腹瀉...
2017-03-05 -
敗血症發病原因
細菌因素金葡菌可產生多種每和外毒素,其中起主要致病作用的有血漿凝固酶、α—溶血毒素、殺白細胞素、腸毒素、玻脫性毒素、紅疹毒素等可導致嚴重的敗血症;近年來分離到的腸毒素F,與中毒性休克綜合征的發生有關...
2017-03-05 -
登革熱的發病原因
登革熱由登革病毒感染引起,登革病毒屬B組蟲媒病毒,黃病毒科黃病毒屬(flavivirus)。病毒顆粒呈啞鈴狀(700×20~40nm)、棒狀或球形,球形直徑50nm。為單股正鏈RNA病毒,RNA分子...
2017-03-05 -
回歸熱的治療原則及病原治療
本病由回歸熱疏螺旋體引起,根據傳播途徑,可分為有虱傳回歸熱和蜱傳回歸熱。【治療原則】1.虱傳回歸熱和蜱傳回歸熱抗菌治療原則相同2.初始治療時抗菌藥物的劑量不宜過大,以免出現赫氏反應。【病原治療】首選...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發病原理
立克次體侵入人體後,先在小血管內皮細胞內繁殖,細胞破裂立克次體釋放入血形成立克次體血症,侵襲全身小血管內皮細胞。病原體死亡,釋放大量毒素可引起全身中毒症狀。病程第二周隨著體機體抗感染免疫的產生出現...
2017-03-05 -
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及預防
病原為莫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mooseri),其形態、染色和對熱、消毒劑的抵抗力與普氏立克次體相似,但很少呈長鏈排列。兩者各含3/4種特異性顆粒性抗原,和1/4組特異性可溶性抗原;後者耐...
2017-03-05 -
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及發病機理
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為莫氏立克次體,其形態、染色和對熱、消毒劑的抵抗力與普氏立克次體相似,但很少呈長鏈排列。兩者各含3/4種特異性顆粒性抗原,和1/4組特異性可溶性抗原;後者耐熱,為兩者所共有,故可產...
2017-03-05 -
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
流行性鼠型斑疹傷寒的病原體病原為莫氏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 mooseri),又稱斑疹傷寒立克次氏體(Rickettsia typhi),它是一種革蘭氏染色陰性細菌,寬0.3~0.6微米,...
2017-03-05 -
恙蟲病的病原是什麼
恙蟲病立克次體呈雙球或短杆狀,多成對排列,大小不等,約0.2~0.5μm×0.3~1.5μm,寄生於細胞漿內。用姬姆薩染色,細胞核呈紫紅色,胞漿為淡藍色,立克次體為紫紅色靠近胞核旁,成堆排列。患者...
2017-03-05 -
阿米巴痢疾的發病原因
寄生在人類結腸中的阿米巴原蟲主要有四種,其中只有溶組織內阿米巴與人類疾病有關。溶組織內阿米巴原蟲有兩個種:一為致病型溶組織內阿米巴,另一為共棲型迪斯帕內阿米巴,兩者的形態雖然相同,但其抗原性、基因結...
2017-03-05 -
肺吸蟲病的病原診斷
衛氏肺吸蟲病臨床表現以胸肺型為主,次為皮下肌肉型。斯氏肺吸蟲病以皮下肌肉型為主,呈游走性皮下結節,常見於胸腹、腰背及大腿部。X線典型的肺部囊腫陰影較少見,僅有肺內小片狀浸潤及滲出性胸膜病變。肺吸蟲病...
2017-03-05 -
鉤蟲病的病原學
鉤蟲病,鉤蟲寄生於脊椎動物體內引起的疾病。寄生於人體的鉤蟲主要有十二指腸鉤蟲和美洲鉤蟲;錫蘭鉤蟲和犬鉤蟲偶見。感染性鉤蟲的幼蟲生活在泥土中,通過皮膚接觸感染;成蟲寄生于小腸上段,以吸血為生,可致貧血...
2017-03-05 -
梨形鞭毛蟲病的發病原因
梨形鞭毛蟲病,人是主要的傳染源,尤其攜帶包囊者,往往一人帶包囊全家感染。包囊是傳播的主要環節,人因吞食被包囊污染的水和食物而感染。包囊在外界抵抗力較強,從冷凍蝕刻複形法的透射電鏡觀察,將包囊壁劈開,...
2017-03-05 -
梨形鞭毛蟲病病原學病原學
滋養體:形狀似縱切、倒置的半個梨形,大小為(9.5-21)µm×(5-15)µm×(2-4)µm,前斷寬鈍,後端尖細,兩側對稱,側面觀背面隆起,腹面扁平,其前半部有一個很大的向內凹陷的腹吸盤,其直徑...
2017-03-05 -
癰的發病原因
中醫學認為,本病多因濕熱火毒內蘊,複感毒熱之邪,而致毒熱壅阻經絡,氣血凝滯、壅塞不通,紅腫灼痛。一般多由於過食膏粱厚味,濕熱毒火內生;或因腎水虧損,陰虛火盛,複感外邪而發病,故中年、老年及糖尿病患者...
2017-03-05 -
膽道蛔蟲症的發病原因是什麼?
1.腸道內有蛔蟲的病人,當其腸道環境發生變化時,如一些疾病引起的發燒,腹瀉或便秘,使腸道蠕動增加,蛔蟲鑽入膽道。 2.晚期妊娠時,孕婦子宮膨大壓迫腸道,使腸道運動發生障礙,小腸上段蛔蟲停滯於十二指腸...
2017-03-05 -
新生兒溶血症的發病原因
新生兒溶血症是指母嬰血型不合,母血中對胎兒紅細胞的免疫抗體IgG 通過胎盤進入胎兒血液迴圈,發生同種免疫反應而引起的貧血。在新生兒期可有許多種原因引起溶血性疾病,其中母兒血型不合引起的溶血病較常見,...
2017-03-06 -
新生兒生理性黃疸病原學
胎齡12周時,羊水中已有膽紅素。這是由胎兒氣管和支氣管樹分泌到羊水中的未結合膽紅素。胎兒紅細胞破壞後產生的未結合膽紅素,極大部分通過胎盤到母體循環去清除,故新生兒剛出生時都無黃疸。 出生後,新生兒必...
2017-03-06 -
新生兒肺炎病原學
產前感染的病原:病毒以巨細胞病毒、風疹病毒較多;細菌以B組溶血性鏈球菌、腸道桿菌較多,衣原體和弓形體也是常見到的致病原。出生後感染的病原體以金黃色葡萄球菌、大腸桿菌、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多見,其他如變...
2017-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