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上卷 產後諸症治法 口渴兼小便不利第十六
產後煩躁,咽幹而渴,兼小便不利,由失血汗多所致,治當助脾益肺,升舉氣血,則陽升陰降,水入經而為血為液,穀入胃而氣長脈行,自然津液生而便調利矣。若認口渴為火,而用芩、連、梔、柏以降之,認小便不利為水滯...
2017-03-07 -
《傅青主女科》產後編下卷 遍身疼痛第三十六
產後百節開張,血脈流散,氣弱則經絡間血多阻滯,累日不散,則筋牽脈引,骨節不利,故腰背不能轉側,手足不能動履,或身熱頭痛,若誤作傷寒,發表出汗,則筋脈動盪,手足發冷,變症出焉,宜服趁痛散。當歸(一錢)...
2017-03-07 -
第二次分娩,順產還是剖腹產 ?
臨近分娩,很多准媽媽最為關心的當然是寶寶的分娩方式。應該來說,不同的分娩方式都有不同的作用,特別是對於第二次分娩的媽媽們來說,對於分娩方式的選擇更是非常的重要,當然很多人都會問第二次分娩,順產還是...
2013-12-28 -
《脈經》脈經卷第七 病可發汗證第二
大法,春夏宜發汗。 凡發汗,欲令手足皆周至,縶縶一時間益佳,但不欲如水流離。若病不解,當重發汗。汗多則亡陽,陽虛不得重發汗也。 凡服湯藥發汗,中病便止,不必盡劑也。 凡雲可發汗而無湯者,丸散亦可用,...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七 病不可火證第十六
太陽中風,以火劫發其汗,邪風被火熱,血氣流泆,失其常度,兩陽相熏灼,其身發黃。陽盛則欲衄,陰虛小便難,陰陽俱虛竭,身體則枯燥,但頭汗出,齊頸而還,腹滿而微喘,口乾咽爛,或不大便,久則譫語,甚者至噦,...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八 平痓濕暍脈證第二
太陽病,發熱無汗,而反惡寒者,名剛痓. 太陽病,發熱汗出,而不惡寒者,名柔痓. 太陽病,發熱,其脈沉而細者,為痓. 太陽病,發其汗,因致痓. 病者身熱足寒,頸項強急,惡寒,時頭熱,面赤目脈赤,獨頭動...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八 平癰腫腸癰金瘡侵淫脈證第十六
脈數,身無熱,內有癰也。薏苡附子敗醬湯主之。 諸浮數脈,應當發熱,而反灑淅惡寒,若有痛處,當發其癰。 脈微而遲,必發熱;弱而數,為振寒,當發癰腫。 脈浮而數,身體無熱,其形嘿嘿,胸中微躁,不知痛之所...
2017-03-07 -
《脈經》脈經卷第九 平妊娠胎動血分水分吐下腹痛證第二
婦人懷胎,一月之時,足厥陰脈養。二月,足少陽脈養。三月,手心主脈養。四月,手少陽脈養。五月,足太陰脈養。六月,足陽明脈養。七月,手太陰脈養。八月,手陽明脈養。九月,足少陰脈養。十月,足太陽脈養。 諸...
2017-03-07 -
【女性飲食保健的吃喝十六字訣】
良好的飲食習慣是我們養生保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那麼女性在飲食保健上怎樣做才是正確的呢?只要記住以下的“吃喝”16字口訣,就可以讓女性迅速把握飲食規則,塑造美麗。>>>女人養生離不開大蒜的5個理由...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心小腸部第二
心象火與小腸合為府(小腸為受盛之府也),其經手少陰(手少陰心脈也)與手太陽為表裡。 (手太陽小腸脈也)。其脈洪(洪心脈之大形),其相春三月(木王火相),王夏三月廢,季夏六月,囚秋三月,(金王火囚)...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膽足少陽經病證第二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澹澹恐,如人將捕之,嗌仲介介然,數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見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刺陽陵泉。善嘔有苫汁,長太息,心中澹澹善悲,恐如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則...
2017-03-07 -
《脈經》選錄之扁鵲陰陽脈法第二
脈平旦日太陽,日中日陽明,哺時曰少陽,黃昏日少陰,夜半日太陰,雞鳴日厥陰,是三陰三陽也。 少陽之脈乍小乍大乍長乍短,動搖六分,王十一月甲子夜半正月二月甲子王。 太陽之脈洪大以長,其來浮於筋上,動搖...
2017-03-07 -
推薦:二十大飲食減肥的聖品
1、冬瓜具有利尿之功效,能排出水分,減輕體重。如經常食用冬瓜可以改變食物中的澱粉和糖類,防止其轉化為脂肪。此外,冬瓜富含維生素,且含熱量較低。2、黃瓜內含內醇二酸,可抑制糖類食物轉化為脂肪,黃瓜還含...
2012-09-29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六綱脈
1、浮脈 脈象特徵:輕按即得,重按反減;舉之有餘,按之不足。 臨床意義:浮脈主表證,亦見於虛陽外越證。 如邪盛而正氣不虛時,脈浮而有力;如虛人外感或邪盛正虛時,脈多浮而無力。外感風寒,則寒主收引,...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浮脈類
浮脈類:浮脈與洪脈、濡脈、散脈、芤脈、革脈以脈位表淺而相類,故均列入浮脈類,但各脈的脈象和主病又各有特點。 1、洪脈(附:大脈) 脈象特徵:脈形寬大,來盛去衰,來大去長,應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滿指,...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沉脈類
1、伏脈 脈象特徵:伏為深沉與伏匿之象,脈動部位比沉脈更深,需重按著骨始可應指,甚至伏而不現。 臨床意義:常見於邪閉、厥證和痛極的病人。多因邪氣內伏,脈氣不得宣通所致。暴病出現伏脈為陰盛陽衰,或陰...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遲脈類
1、 緩脈 脈象特徵:緩脈有兩種意義,一是脈來和緩,一息四至(每分鐘60~70次),可見于正常人。亦稱為平緩脈,是脈有胃氣的一種表現。周學霆曰:"緩即為有神也",即指平脈緩和之象。二是脈勢縱緩,緩...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數脈類
1、疾脈 脈象特徵:一息七至以上為疾脈。 臨床意義:疾而有力,多見於陽亢無制,真陰垂絕之候;疾而虛弱為陽氣將絕之征。 數脈類其他脈對比:數脈、動脈、促脈。 2、動脈脈象特徵:動脈多見於關部,且有滑...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虛脈類
1、細脈 脈象特徵:脈細如線,應指明顯,切脈指感為脈道狹小,細直而軟,按之不絕。 臨床意義:主氣血兩虛,諸虛勞損;又主傷寒、痛甚及濕邪為病。 營血虧虛不能充盈脈道,氣不足則無力鼓動血液運行,故脈道...
2017-03-07 -
二十八脈及主病之實脈類
1、滑脈 脈象特徵:往來流利,如盤走珠,應指圓滑,往來之間有一種迴旋前進的感覺,可以理解為流利脈。 臨床意義:主痰飲、食滯、實熱諸證。滑脈亦是青壯年的常脈,婦人的孕脈。 《素問·脈要精微論》說:"...
2017-0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