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濕熱瘀阻型臁瘡(下肢潰瘍)
症狀:局部破潰,瘡面腐肉未脫,膿水淋漓。可伴口幹,口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偏紅,苔黃膩,脈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化瘀通絡。 中成藥:四妙丸、丹參片、脈血康膠囊等。 方藥:三妙丸、萆薢滲濕...
2017-02-18 -
濕熱毒蘊型臁瘡(下肢潰瘍)
症狀:局部癢痛兼作,瘡面腐肉較多,膿水浸淫,或穢臭難聞,瘡周皮膚漫腫灼熱。可伴惡寒發熱,口幹苦,小便黃赤,大便秘結,舌質紅,舌苔黃膩,脈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和營解毒。 中成藥:四妙丸等。 方...
2017-02-18 -
濕熱下注型臁瘡
治療方法:三妙散合萆薢滲濕東加減。 證候表現:瘡面色暗或上附膿苔,膿水浸淫,穢臭難聞,四周漫腫灼熱,或伴濕瘡癢痛相兼;甚者惡寒發熱;舌邊有瘀斑,苔黃膩,脈細數。 病因病機:本有局部氣血瘀滯,複因破...
2017-02-18 -
肝腎濕熱型臁瘡
治療方法:檳蘇散。 證候表現:若初起惡寒壯熱,焮腫作痛者。 病因病機:屬濕熱。 處方:用檳蘇散。 出處:《景嶽全書》·卷之四十六賢集外科鈐(下)(卷)·臁瘡(六九)(篇) 原文:若初起惡寒壯熱,焮...
2017-02-18 -
小滿節氣 3款食療方祛濕健脾胃
3款食療方清熱又健脾 【青椒炒鴨塊】 材料:青椒、鴨脯肉、雞蛋、黃酒、澱粉。 做法:將鴨脯肉劈成薄片,用清水洗淨後瀝幹;將雞蛋取蛋清和幹澱粉、鹽攪勻與鴨片一起拌勻上漿;青椒去籽、去蒂洗淨後...
2016-05-20 -
濕熱瘀阻型癥瘕
症狀:下腹部包塊疼痛拒按,帶下量多色黃,月經量多,經期延長,有血塊,質黏稠;頭暈目赤,發熱咽幹,煩躁易怒,便秘,尿少色黃,肌膚甲錯,夜寐不安;舌質暗紅,舌邊有瘀點、瘀斑,苔黃膩,脈弦滑數。 治則治...
2017-02-18 -
濕熱下注型帶下病
症狀:帶下量多,色黃,或呈豆腐渣樣,或膿性,或泡沫狀,氣味臭穢;外☆禁☆陰瘙癢或灼熱疼痛,小腹作痛,或腰骶脹痛,口苦口膩,胸悶納呆;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 治則治法:清熱利濕止帶。 中成藥:婦科千金膠...
2017-02-18 -
腎陰虛夾濕熱型帶下病
症狀:帶下量不多,色赤白相兼或黃,質稍稠,有臭味;陰部灼熱或瘙癢,腰酸腿軟,或頭暈耳鳴,五心煩熱,咽幹口燥,失眠多夢,大便燥結;舌質紅少津,苔薄黃,脈細數。 治則治法:滋腎益陰,清熱祛濕。 方藥:...
2017-02-18 -
霜降後如何養生 保護脾胃很關鍵
霜降是秋季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秋季到冬季的一個過渡時期。此時常有冷空氣侵襲,而使氣溫驟降,此時無論是在飲食方面還是運動調養上都應謹慎。那麼,霜降之後如何養生呢? 霜降後養生 保護脾胃是關鍵 ...
2016-10-26 -
脾胃積熱型小兒口瘡
症狀:頰內、上齶、唇角、齒齦等處黏膜出現破損潰爛,色白或黃,呈圓形或橢圓形,潰瘍較深,大小不一,有的融合成片,甚則滿口糜爛,邊緣鮮紅,灼熱疼痛,惡進飲食,口臭,涎多黏稠,兼可發熱,面赤唇紅,煩躁不...
2017-02-18 -
簡單判斷自己是否濕熱 調理濕熱有六招
簡單判斷是否濕熱的方法 臉上起痘,此起彼伏。背後、臀部也起小癤腫。頭髮、臉上經常油膩膩的。感覺壓抑,容易急躁發怒。這一切都說明,您屬於濕熱體質。調養濕熱體質的總體原則,從濕熱兩字入手,清熱理濕...
2017-01-16 -
脾胃虛寒型夜啼
治療方法:六君子東加炮木香。 證候表現:夜啼,若兼吐瀉少食。 病因病機:脾胃虛寒也。 處方:用六君、炮木香。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九肺臟部·腎臟部(集) 原文:若兼吐瀉少食,脾胃虛寒也,用...
2017-02-18 -
濕熱體質多吃8種食物來調理
如果體內過於濕熱,那麼身體就會有一些異常的症狀表現出來,比如說臉上總是油光滿面的,而且還經常會長出痘痘,也常會出現口腔異味,有這樣情況的人多數就是屬於濕熱體質了,這時候最好是能夠進行飲食方面的調...
2016-11-11 -
脾虛濕熱怎麼調理 調理濕熱先治脾虛
脾虛濕熱怎麼調理 脾虛濕熱治療原則採用清熱化濕,理氣和中。主方清中湯。方中黃連、梔子清熱化濕,半夏、茯苓、白豆蔻健脾祛濕,陳皮、甘草理氣和胃。熱盛便秘者,加銀花、蒲公英、大黃、枳實;氣滯腹脹...
2016-10-08 -
下焦濕熱吃什麼食物 多吃玉米能去濕熱
下焦濕熱吃什麼食物 玉米 中醫學認為,玉米性平味甘,入肝、腎、膀胱經,有利尿消腫、平肝利膽、健脾滲濕、調中開胃、益肺寧心、清濕熱等功能。 薏米 中醫稱薏米為“薏苡仁”,是祛濕消腫的上品...
2016-09-29 -
脾氣虛弱和濕熱有什麼關係
脾氣虛弱和濕熱有什麼關係 有網友提問,“脾氣虛弱和濕熱有什麼關係?”專家表示,脾氣不足,會引起體內的津液及營養物質的代謝障礙,瘀久則生熱,所以說脾氣虛弱會引起濕熱。 脾胃強盛的話,濕熱就不...
2016-09-02 -
肝脾濕熱型旋耳瘡
治療方法:真君妙貼散、蛤粉散。 證候表現:黃水瘡於頭面、耳項忽生黃色、破流脂水,頃刻沿開,多生痛癢。 病因病機:此因日曬風吹,暴感濕熱,或因內餐濕熱之物,風動火生者有之。 處方:治宜蛤粉散搽之必愈...
2017-02-18 -
脾胃伏熱型針眼
治療方法:宜選清脾散加減。 證候表現:針眼反復發作,但諸症不重。 病因病機:原患針眼,餘邪未清,脾胃伏熱,不時上攻胞瞼,阻滯脈絡,或脾胃虛弱,氣血不足,正氣不固,時感外邪,以致本病反復發作。由於正...
2017-02-18 -
脾胃虛弱型針眼
治療方法:宜選四君子湯為基礎,酌加當歸、白芍、山楂、神曲、麥芽等,健脾益氣,和血消滯,配伍解毒排膿之品,使其標本兼顧,以收扶正祛邪之功。 證候表現:針眼反復發作,但諸症不重。 病因病機:或脾胃虛弱...
2017-02-18 -
心脾濕熱型漏睛
治療方法:竹葉瀉經東加減。如膿多稠粘,則可去羌活,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大便不硬,實熱不盛者,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證候表現:大眥頭微紅,稠粘膿液常自淚...
2017-0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