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心脾濕熱型漏睛

治療方法:竹葉瀉經東加減。 如膿多稠粘, 則可去羌活, 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 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 大便不硬, 實熱不盛者, 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證候表現:大眥頭微紅, 稠粘膿液常自淚竅溢出, 浸漬瞼眥, 拭之又生, 尿赤, 苔黃膩。

病因病機:大眥屬心, 胞瞼屬脾。 今心有伏火, 脾有濕熱, 流注經絡, 上攻瞼眥, 故大眥頭微紅, 閉塞淚竅, 積聚成膿, 滿溢而出, 故稠粘膿液常白淚竅流出, 浸漬瞼眥, 拭之又生。 心火移熱於小腸, 脾經濕熱上蒸, 故尿赤, 苔黃膩。

治則治法:清心利濕。

方用:竹葉瀉經東加減。

如膿多稠粘, 則可去羌活, 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 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 大便不硬, 實熱不盛者, 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出處:《中醫眼科學》·第九章兩眥疾病(篇)·第二節漏睛(章)

原文:心脾濕熱主證:大眥頭微紅, 稠粘膿液常自淚竅溢出, 浸漬瞼眥, 拭之又生, 尿赤, 苔黃膩。 證候分析:大眥屬心, 胞瞼屬脾。 今心有伏火, 脾有濕熱, 流注經絡, 上攻瞼眥, 故大眥頭微紅, 閉塞淚竅, 積聚成膿, 滿溢而出, 故稠粘膿液常白淚竅流出, 浸漬瞼眥, 拭之又生。 心火移熱於小腸, 脾經濕熱上蒸, 故尿赤, 苔黃膩。 治法:清心利濕。 方藥:竹葉瀉經東加減。 方中竹葉、黃連清心火;大黃、梔子、黃芩、升麻清脾瀉熱;澤瀉、車前子助竹葉清熱利濕。 茯苓、甘草配升麻理脾滲濕,

用柴胡、決明子以加強清火之力, 羌活能除膀胱經之風濕, 赤芍祛瘀滯, 全方總以瀉積熱、祛濕滯為主。 如膿多稠粘, 則可去羌活, 選加天花粉、漏蘆、乳香、沒藥, 以加強清熱排膿、祛瘀消滯的作用。 大便不硬, 實熱不盛者, 亦可用蜜劑解毒丸緩調之。

相關用戶問答
  • 1回答

    濕熱型腹瀉

    病情分析:1.1中醫治療主證:腹瀉,稀便或膿血便,泄下急迫或瀉而不爽,肛門灼熱,腹痛,裡急後得,煩熱口渴,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治則:清熱化濕解毒,行敢寬中止痛.方藥:白頭翁東加味,白... [詳細答案]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