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兒的病理特點
小兒的病理特點主要是發病容易,變化迅速,這和小兒臟腑嬌嫩,形氣未充有若密切關係。即小兒獨特的生理功能決定著小兒獨特的病理特點。小兒發病容易,是由於小兒內臟各部的功能發育均未完善,防禦機能不強,對疾...
2017-03-05 -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理生理
流行性腮腺炎,俗稱“痄腮”、“流腮”,是兒童和青少年中常見的呼吸道傳染病,多見於4~15歲的兒童和青少年,亦可見于成人,好發於冬、春季,在學校、托兒所、幼稚園等兒童集中的地方易暴發流行,成為嚴重危害...
2017-03-05 -
霍亂的病理原因
【病原學】 1.形態染色 霍亂弧菌革蘭染色陰性,菌體長1.5~2.0μm,寬0.3~0.4μm,彎曲如逗點狀,有一根極端鞭毛,其長度為菌體的4~5倍。 該菌運動活潑,在暗視野懸液中可見穿梭運動,糞...
2017-03-05 -
急性細菌性痢疾的病理變化
急性細菌性痢疾其典型病變過程為初期的急性卡他性炎、隨後的特徵性假膜性炎和潰瘍形成,最後癒合。早期粘液分泌亢進,粘膜充血、水腫、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浸潤。可見點狀出血。病變進一步發展粘膜淺表壞死,在...
2017-03-05 -
慢性細菌性痢疾的病理變化
慢性細菌性痢疾,菌痢病程超過二個月以上者稱為慢性菌痢。多由急性菌痢轉變而來,以福氏菌感染者居多。有的病程可長達數月或數年,在此期間腸道病變此起彼伏,原有潰瘍尚未癒合,新的潰瘍又形成。因此新舊病灶同...
2017-03-05 -
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病理變化
中毒性細菌性痢疾,該型的特徵起病急驟、嚴重的全身中毒症狀,但腸道病變和症狀輕微。多見於2~7歲兒童,發病後數小時即可出現中毒性休克或呼吸衰竭而死亡。中毒性細菌性痢疾的發生與內毒素血症有關,急性微循...
2017-03-05 -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的病理特徵
流行性腦脊髓膜炎敗血症期的主要病變為血管內皮損害,血管壁有炎症、壞死和血栓形成,同時血管周圍有出血,皮下、粘膜及漿膜也可有局灶性出血。重症流腦敗血症的皮膚和內臟血管有內皮細胞壞死和脫落,血管腔內有血...
2017-03-05 -
白喉的病理生理
雖然白喉桿菌侵害是局部的,但外毒素進入血液和淋巴到達各臟器,與各組織細胞結合後可引起全身性病變化,其中以心肌、末梢神經、腎上腺等較著。心肌細胞混濁腫脹,有脂肪變性、玻璃樣及顆粒樣變性,間質水腫、重者...
2017-03-05 -
白喉的病理改變
白喉桿菌在易感者的上呼吸道(通常為咽部)粘膜表層組織內或體表皮膚內繁殖,分泌外毒素。外毒素滲入局部及周圍組織,引起組織壞死和急性假膜性炎症。從血管滲出的液體中含有易凝固的纖維蛋白,將炎性細胞、粘膜壞...
2017-03-05 -
狂犬病的病理
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侵染肌細胞或者皮膚細胞,並在其中渡過潛伏期,而後通過肌細胞、皮膚細胞和神經細胞之間的乙醯膽鹼受體進入神經細胞,沿神經細胞的軸突緩慢上行,上行到脊髓,進而入腦,並不沿血液擴散。...
2017-03-05 -
狂犬病的病理生理
狂犬病病毒進入人體後首先侵染肌細胞,在肌細胞中渡過潛伏期,後通過肌細胞和神經細胞之間的乙醯膽鹼受體進入神經細胞,然後沿著相同的通路進入脊髓,進而入腦,並不延血液擴散。病毒在腦內感染海馬區、小腦、腦幹...
2017-03-05 -
炭疽的病理
炭疽的主要病理為各臟器、組織的出血性浸潤、壞死和水腫。皮膚炭疽局部呈癰樣病灶,四周為凝固性壞死區,皮下組織呈急性漿液性出血性炎症,間質水腫顯著。末梢神經的敏感性因毒素作用而降低,故局部疼痛不著。肺炭...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的病理變化
布氏桿菌病病理變化廣泛,受損組織不僅為肝、脾、骨髓、淋巴結,而且還累及骨、關節、血管、神經、內分泌及生殖系統;不僅間質細胞,而且還損傷器官的實質細胞。其中以單核-吞噬細胞系統的病變最為顯著。病灶的主...
2017-03-05 -
布氏桿菌病的病理生理
布氏桿菌病發病機制較為複雜,細菌和毒素繁殖成為原發病灶。當大量病原菌衝破淋巴屏障進入血流則成為菌血症。在血流中生長繁殖的布氏菌,受機體多種免疫因素作用,如CD4和CD8細胞及其所產生的細胞因數α干擾...
2017-03-05 -
森林腦炎的病理改變
森林腦炎的病理變化與乙腦相似,神經系統出現廣泛的炎症病變,灰質、白質和腦膜均被累及,有滲出性和退行性病變,並有膠質細胞反應和淋巴血管套形成。神經細胞有變性、壞死,和腦組織軟化灶等,常累及基底節-視丘...
2017-03-05 -
森林腦炎的病理
森林腦炎病理改變廣泛,大腦半球灰質、白質及腦膜均可累及,脊髓頸段、腦橋、中腦及基底神經節病變常較為嚴重,這是因為血管分佈特別多的網狀結構中病毒特別多之故。與乙型腦炎不同,本病脊髓亦有明顯損害,頸段比...
2017-03-05 -
登革熱的病理變化
登革熱的病理變化有肝、腎、心和腦的退行性變;心內膜、心包、胸膜、胃腸粘膜、肌肉、皮膚及中樞神經系統不同程度的出血;皮疹內小血管內皮腫脹,血管周圍水腫及單核細胞浸潤。重症患者可有肝小葉中央壞死及淤膽,...
2017-03-05 -
回歸熱的病理改變有哪些
回歸熱的主要病理變化以肝、脾最為顯著,其次腎、心肌、骨髓及中樞神經系統與視網膜等也常受累。患者的皮膚、胃腸粘膜、子宮及腎臟均可見多數小出血點。脾臟腫大,質地柔軟,有多處出血性梗塞病灶及典型的粟粒狀病...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的特點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的特點是增生性、血栓性、壞死性血管炎及血管周圍炎性細胞浸潤所形成的斑疹傷寒結節。這種增生性血栓性壞死性血管炎可分佈全身各組織器官。多見於皮膚、心肌、中樞神經系統。中樞神經系統...
2017-03-05 -
流行性斑疹傷寒的病理變化
流行性斑疹傷寒(epidemictyphus)又稱虱傳斑疹傷寒(lousebornetyphus),是普氏立克次體(Rickettsiaprowazekii)通過人虱為媒介引起的急性傳染病。其臨床...
2017-0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