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怎麼區別用藥治療咳嗽
一般感冒初期只是乾咳,患者要多喝水,多休息,吃一些潤肺的瓜果和食物,如鴨梨、白蘿蔔、蜂蜜或鮮薑,或用它們熬湯後服用。如不見好轉,則應對症服用鎮咳藥物。 如果咳嗽時出現痰液,且痰量逐漸增多,黏度變稠,顏色變深時,表明呼吸道炎症加重,此
-
孕婦不宜用哪些中藥
專家認為,其實,孕婦服中藥並非都是絕對安全的。許多中藥所含的各種生物鹼及化學成分亦十分複雜,特別是各味中藥相互配伍以後產生的作用差異較大,有的可直接或間接影響到胎兒的生長發育。因此在懷孕的最初3個月內,孕婦除慎用西藥外,亦應慎用以下四
-
煎煮中藥如何把握時間
中藥煎煮過程中要發生兩種變化:一是藥物有效成份的溶出;二是藥物中各種生理火星成份進行化合反應。因此,湯劑的煎制方法有許多特殊的講究。 煎中藥是不是越久越好?煎煮時有什麼禁忌?這是人們在家煎中藥時經常遇到的困惑。 煎藥前要用冷水浸泡
2012-05-05 11 -
煎煮中藥有哪些小細節
下面教你一些中藥的煎煮法。 特殊煎煮法 1、先煎:先煎10-30分鐘後再下其他藥。適用於礦物、貝殼類等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煎出的藥物,如龍骨、牡蠣、珍珠母。此外,附子、烏頭等有毒藥物也應先煎。 2、後下:其他藥物煎好後再下。適
-
特殊中藥有哪些煎煮方法
1、先煎:介殼、礦石類藥,如龜板、鱉甲、代赭石、石決明、龍骨、牡蠣、磁石、生石膏等,因質地堅硬,有效成分不易溶出,可打碎先煎20~30分鐘,再加入其他藥同煎。對附子、烏頭等毒副作用的藥物,必須先煎45~60分鐘,以降低毒性,保證安全用
-
中藥湯劑沉渣怎麼處理
中藥湯劑沉渣該不該扔? 煎好的中藥湯劑放溫服之,碗底常有泥糊狀沉澱物。這泥糊樣沉澱物,到底是加點水攪混服下,還是乾脆棄掉,則是面臨的實際問題,切勿小看,直接關係藥效。 中藥湯劑的沉澱物是喝還是扔,是因藥而定的。黃連與甘草共煎所能出
-
你知道怎麼用艾葉防疫
具體的操作方法是:用半斤成熟的艾葉(沒有成熟的艾葉不能使用,因為它的藥力不夠),放置在盆子裡,在房裡點燃,把窗戶關起來,以起到熏的作用。在熏的時候,一定要煙熏,不能是明火。煙熏的時候人要離開房間,因為艾草有大量的揮發油(揮發油是艾葉殺
2012-05-05 10 -
如何化解牛黃解毒片不良反應
牛黃解毒片主要成分雄黃,含有二硫化二砷,長期服用會出現多種不良反應。 1.過敏反應:輕者皮膚出現丘疹、水皰等;嚴重者可出現固定性藥疹、濕疹和剝脫性皮炎。 應對措施:立即停止服用牛黃解毒片(丸),輕者可口服抗組織胺藥撲爾敏和維生素C
2012-05-05 17 -
煎煮中藥有哪些細節
揮發藥蓋著蓋兒煮 熬藥時要不要蓋上蓋子,可不是生活習慣的問題,不同的藥物,敞開蓋和蓋上蓋效果確實有差別。一些揮發性藥材,如果敞開熬,有效成分會隨水蒸氣散發到空氣中,藥效將大打折扣。這類揮發性藥材很容易辨認,一般是辛散解表或芳香化濕類
2012-05-05 10 -
煎煮中藥有哪些注意事項
很多人在抓完藥之後一般會自己去煎藥服用,但是你對煎藥的時間瞭解麼?煎藥時間過長或者多短會影響藥效麼? 一般來講,煎藥前要用冷水浸泡藥物,使藥物完全被水滲透,這樣便於有效成分的溶解,然後再加水煎煮。煎藥時,通常先用武火將藥液燒開,再用
-
煎煮中藥天麻有哪些禁忌
天麻煎煮時有講究,不宜煎煮時間過長。另外,天麻服用時也有禁忌,人們不可一見眩暈,不分體質虛實,氣血盛衰,就妄用天麻。 《本草衍義》有“天麻須別藥相佐使,然後見其功”的記述。古今醫家很少單味使用天麻,而多根據不同病證組方用藥。如半夏白
-
你知道怎麼煎煮滋補藥
中醫專家指出,煎煮滋補中藥要注意5大方面。 1.用具有講究:煎煮藥用具應選陶瓷沙鍋、瓦罐或搪瓷器皿,鐵、錫、鋁等金屬器皿均屬禁忌之列。 2.水火要相宜:水指水量,火即火候。煎滋補中藥時將藥放入鍋內,加清水浸沒藥材,頭煎水量以浸沒藥
-
煎煮兒童中藥湯劑有哪些禁忌
煎煮兒童中藥湯劑,有的藥材需先煎、後下、包煎、沖服等,家長取藥後如有不明之處,應向中藥配劑師或主治醫師諮詢清楚。例如,先煎是將一些藥物先放入藥煲內煮15分鐘左右,然後再放入其他藥物同煎。需要先煎的藥物主要有礦物、貝殼和毒性較大的藥物,
2012-05-05 10 -
中藥打粉沖服有哪些禁忌
中藥打粉沖服影響療效嗎?確實有些中藥可以製成散劑,並且有些藥材做成切片後,可以節省藥材,整塊也許需要10克藥材,切成片3~5克就夠了,但並不是所有的藥材都適合打成粉沖服。 1. 中藥打粉沖服需現打現沖。 不少解表類的藥材、含揮發性
2012-05-05 10 -
怎麼正確使用花露水
花露水還可用作除菌產品,擦拭電話、手機;清洗內衣褲、擦拭涼席…… 但是,花露水也有給人帶來麻煩的時候,由於一些人不嚴格按照產品說明中的要求嚴格避火使用,曾發生過使用花露水後接觸明火,導致燒傷的不幸事件。 花露水和白酒、摩絲、香水一
-
哪些偏方可治療聲音嘶啞
民間有諸多的偏方、驗方、食療、藥膳對常見的音啞有治療作用,舉例如下: 1.川貝母、葶藶子、山豆根各10克,煮水約100毫升,分兩次口服。適用於咳嗽音啞、發熱、黃痰、氣促、咽喉腫痛等症。 2.麥冬、膨大海、青果各10克,以滾開水浸泡
-
秋燥感冒沖劑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秋燥感冒沖劑 【主 治】消燥退熱,潤肺止咳。用於感冒病秋燥證候,症見惡寒發熱,鼻咽,口唇乾燥,乾咳少痰,舌邊尖紅,苔薄白而幹或薄黃少津。 【用 法】口服:每次10~20g,每日3次,兒童酌減。 【禁 忌】忌食辛辣厚味。
-
百花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百花膏 【出 處】《重訂嚴氏濟生方》 【組 成】款冬花 百合(蒸,焙)各等分。 【主 治】喘嗽不已,或痰中帶血。(咳嗽、痰血)。 【用 法】上為細末,煉蜜為丸,如龍眼大。每服1丸,食後、臨臥細嚼,薑汁咽下或噙化。
2012-05-04 10 -
金果飲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金果飲 【組 成】地黃、玄參、麥冬、南沙參、太子參、膨大海、西青果、蟬蛻、陳皮、薄荷油;輔料為蔗糖、苯甲酸鈉。 【主 治】養陰生津,清熱利咽,潤肺開音。用於急慢性咽喉炎。 【用 法】口服,一次15毫升,一日3次。
2012-05-04 11 -
潤肺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潤肺膏 【出 處】《十藥神書》 【組 成】羊肺1具,杏仁(淨研),柿霜,真酥,真粉各30克,白蜜60毫升。 【功 用】補肺潤燥。 【主 治】肺癆久嗽,甚則咳逆上氣。 【用 法】上藥先將羊肺洗淨,次將五味入水攪粘,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