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蜜煉川貝枇杷膏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蜜煉川貝枇杷膏 【組 成】北沙參、薄荷腦、陳皮、川貝母、桔梗、款冬花、枇杷葉、水半夏、五味子、杏仁水。 【主 治】清熱潤肺,止咳平喘,理氣化痰,適用於肺燥之咳嗽,痰多,胸悶,咽喉痛癢,聲音沙啞。 【用 法】口服,一次1
-
藿香正氣水有哪些妙用
藿香正氣水是人們避暑解毒的必備藥品,該藥還有很多其他的功效。 中暑:口服藿香正氣水1-2支,可使中暑症狀明顯緩解。 腹瀉:口服1支可使腹中溫暖,疼痛緩解,配合黃連素使用效果更好。 醒酒:口服1支藿香正氣水可醒酒,還可促進食欲。
2012-05-03 10 -
哪些中藥方可治療小兒鼻血
小兒鼻血本病多由火熱迫血妄行或陰虛火旺,損傷脈絡,尤其以肺熱、胃熱、肝火、肝腎陽虛為常見。臨床上用以治療小兒鼻出血的常用驗方如下。 [方一] 白茅根50-120克,竹蔗100-300克。水煎,代茶喝。 本方適用於由肺熱引起的鼻出
-
百合固金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百合固金湯 【出 處】《慎齋遺書》 【組 成】百合一錢半、生地黃二錢、熟地黃、當歸身各三錢、芍藥炒、甘草各一錢、貝母、麥冬各一錢半、桔梗、玄參各八分。 【主 治】肺腎陰虧,虛火上炎證。灼傷肺金,肺失清肅:咳嗽氣喘,灼傷
2012-05-03 21 -
翹荷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翹荷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 成】薄荷4.5克、連翹4.5克、生甘草3克、黑梔皮4.5克、 桔梗9克、綠豆皮6克。 【功 用】清上宣肺。 【主 治】燥氣化火,清竅不利,耳鳴目赤,齦脹咽痛者。 【用 法】
2012-05-03 15 -
沙參麥冬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沙參麥冬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一 【組 成】沙參9克、玉竹6克、生甘草3克、冬桑葉4.5克、麥冬9克、生扁豆4.5克、花粉4.5克。 【方 訣】沙參麥冬扁甘桑,竹粉甘寒救燥傷,證或熱兮定或咳,脈然無汗嗽痰涼。
2012-05-03 10 -
溫脾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溫脾湯 【出 處】《備急千金要方》 【分 類】瀉下劑-溫下 【組 成】大黃(15克) 當歸(9克) 乾薑(9克) 附子(6克) 人參(6克) 芒硝(6克) 甘草(6克) 【功 用】溫補脾陽,攻下冷積。 【用 法】上
-
大黃牡丹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黃牡丹湯 【出 處】《金匱要略》卷中。 【組 成】大黃12克(四兩) 牡丹皮3克(一兩) 桃仁9克(五十個) 冬瓜仁30克(半升) 芒硝9克(熔化) 【方 訣】金匱大黃牡丹湯,桃仁瓜子烊化芒;腸癰初起痛拒按,散結消腫
-
大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承氣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瀉下劑-寒下 【組 成】大黃(12克) 厚樸(15克) 枳實(12克) 芒硝(9克) 【方 訣】大承氣湯用硝黃,配伍枳朴瀉力強,痞滿燥實四症見,峻下熱結宜此方; 【主 治】
-
益胃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益胃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 成】沙參9克、麥冬15克、冰糖3克、細生地15克、玉竹4.5克(炒香)。 【方 訣】益胃湯能養胃陰,冰糖玉竹與沙參,麥冬生地同煎服,溫病須慮熱傷津。 【主 治】陽明溫病,下後
2012-05-03 23 -
五仁丸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五仁丸 【出 處】《醫方類聚》卷一三五引《澹寮方》 【組 成】杏仁(酒浸,去皮、尖,麩炒令黃,取淨,細研)30克,郁李仁(湯浸,去皮、尖,取淨,細研)30克,酸棗仁(湯浸,去皮,取淨,細研)30克,柏子仁(揀淨,細研)3
2012-05-02 20 -
細辛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細辛湯 【出 處】《聖濟總錄》卷二十。 【組 成】細辛(去苗葉)3分,防風(去叉)3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柏子仁(研)3分,桃仁(湯浸,去皮尖雙仁,麩炒微黃)3分,山茱萸3分,甘草(炙,銼)3分,蔓荊實半兩,枳殼(去
-
秘溫脾湯可以治便腹痛
【組成】附子9克,乾薑6克,甘草6克,大黃9克,人參9克 【功用】溫補脾陽,攻逐冷積。 【主治】冷積便秘,或久利赤白,腹痛,手足不溫,脈沉弦者。 【古籍論】本方用於治療脾陽不足,陽氣不行,以致冷積阻於腸胃,大便秘結不通者。寒邪非
2012-04-29 13 -
孩子遺尿該選什麼藥吃
中醫認為,遺尿多由小兒腎氣不足、下元虛冷或病後體弱、脾肺氣虛不攝,或有不良習慣所致。中成藥選用應按以下二型辨治。 腎氣不足型遺尿 表現為夜間遺尿,白天小便次數多,怕冷喜熱,面色白光白,體弱多病,夜間不易叫醒,小便清長,舌淡。此為腎
-
中醫藥治療平時小痛小病
中醫認為病變不外乎有三種原因 內因、外因、不內外因。內因如情志、飲食、勞逸等;外因包括六淫(風寒暑濕燥火)、疫癘等;不內外因包括外傷等。找誘因就是要從這三個方面下手。 肚子痛 要想想自己是怎麼會突然肚子痛,比如是昨天晚上吃多了冰激
-
西洋參含片禁止和茶一起用
人們走親訪友或者看望長輩、病人時,常會買些西洋參含片。一些中年人既想進補又不想麻煩,也喜歡買些含片吃。尤其在即將參加高考的學生中,購買西洋參含片的比例大大增加,有些學生服用極不規範,甚至有不少人把它當成口香糖,隨身攜帶,想含就含,不加
2012-05-01 10 -
大陷胸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大陷胸湯 【出 處】《傷寒論》 【分 類】瀉下劑-寒下 【組 成】大黃(去皮,10克) 芒硝(10克) 甘遂(1克) 【方 訣】大陷胸湯治結胸,心堅硬滿便難通 瀉熱逐水為峻劑,芒硝甘遂大黃供。 【功 用】瀉熱逐水。
-
新加黃龍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新加黃龍湯 【出 處】《溫病條辨》 【分 類】瀉下劑-攻補兼施 【組 成】細生地(15克) 生甘草(6克) 人參(另煎,4.5克) 生大黃(9克) 芒硝(3克) 玄參(15克)麥冬(15克) 當歸(4.5克) 海參(洗
2012-05-02 28 -
十棗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十棗湯 【出 處】《傷寒論》 【組 成】芫花1.5克 大戟1.5克 甘遂1.5克 大棗10枚 【方 訣】十棗湯水效堪誇,甘遂大戟與蕪花,懸飲瀦留胸脅痛,大腹腫脹服之佳. 【功 用】攻逐水飲 【主 治】(1)懸飲。咳
-
增液承氣湯的組成及作用
【名 稱】增液承氣湯 【出 處】《溫病條辨》卷二 【組 成】玄參30克(一兩),麥冬(連心)、細生地各25克(各八錢),大黃9克(三錢),芒硝5克(一錢五分) 【方 訣】增液承氣參地冬,硝黃加入五藥供,熱結陰虧大便秘,增水行舟腸
2012-05-02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