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天泡腳治足癬
花椒水泡腳:取整花椒10粒左右,放入盆中,用開水沖泡。待水溫降至能下腳時,即可浸泡雙腳。一個星期一次,連泡幾個星期,對腳氣有很好的緩解作用,對易出汗的汗腳也有作用。 韭菜水泡腳:一小把韭菜,熱水(水夠洗腳用的就行),把韭菜放入熱水中燒開,
2017-03-11 11 -
頸椎病藥粥可調
頸椎病是一種常見疾病,日常生活中用中藥做成藥粥服用,可起到一定的治療作用,下面向大家介紹幾款,大家不妨試試。 風濕阻絡型 症見頭項疼痛、頭重如裹、四肢沉重、腹脹痞滿。 可以服用葛根牛膝粥,用葛根10克,牛膝10克,薏苡仁50克,粳米50
-
治療岔氣妙方
岔氣疼痛多在活動後出現,部位以胸脅多見,檢查不出什麼器質性病變,西醫治療無從下手,故治療頗為棘手。許多醫師的治療岔氣驗方雖然有效,但用藥都較為繁瑣。正巧收集到諸驗方,合情合理,應用方便,遂摘錄之。 用茴香籽研成細粉,用塑膠袋裝好,遇到岔
-
調節神經的良藥——五味子
五味子其性酸、甘、溫。歸肺、心、腎、脾經。能益氣滋腎,止咳,止汗,止瀉,澀精,生津,安神。中醫常用于治療失眠、健忘、心悸多夢、易驚、遺精、早洩、遺尿、體虛自汗與盜汗等症,還可用治療胃酸缺乏、慢性腹瀉、慢性肝炎、咳嗽氣短、糖尿病、更年期綜
-
中藥灌腸配按摩降小兒高熱
外感發熱是兒科臨床常見急症之一,由於小兒神氣怯弱,發熱容易引起驚厥等重症,甚至危及生命,所以應及時診療。 中醫中藥治療小兒外感發熱有明顯優勢,近年來已研製出多種抗病毒治療上呼吸道感染的中藥製劑,但多屬口服,雖有注射劑但可引起患兒的恐懼和
2017-03-11 17 -
手心握藥治病幾則
掌心敷藥法又叫“握藥法”,是祖國傳統外治獨特療法之一。掌心敷藥通過藥物通過皮膚滲透和吸收,進入體內,隨血液運行直達病所,而發揮藥理功效可防病治病。或間接藥物通過不斷地刺激敷藥部位的皮膚或穴位,來調節機體的神經、體液、組織、器官等的功能而
-
春季感冒辨證治療
一、風熱感冒 1、桑葉、菊花、薄荷10克,連翹20克,生薑10克,桂枝6克,青蔥1根,將諸藥打碎分2份裝入布袋,水煎20分鐘,先取1袋熨頸、項、肩、背等處,稍冷則更換藥袋,交替使用,每次30~40分鐘,每日2次,3日為1療程,同時也可用
-
陽遏證與通陽法
通陽法是中醫學頗具特色的一種治療方法,但由於很多醫者對其適應證認識不清,因而常常出現用之不當或被忽略的現象。通陽法適應證及成因通陽法的適應證為陽遏(即陽氣阻遏)。陽氣是機體的一種營養物質,呈現一種流動狀態,彌漫於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
2017-03-11 12 -
治療狐臭用隔蒜泥灸
天氣變暖,很多有狐臭現象,讓人頭疼不已。狐臭中醫稱之謂“體臭”、“狐燥”、“狐氣”、“胡臭”。早在《外台秘要》中就載有:“病源人腋下臭,如蔥豉之氣者,亦言如狐狸之氣者,故謂之狐臭,此皆血氣不和蘊積,故氣臭……肘後療人體及腋下狀如狐狸氣,
-
中藥方法對抗口臭
口臭是一種常見症狀,如口腔、鼻咽、呼吸、消化等疾病,均可引起口臭。口臭患者除應積極治療外,還要戒除煙、酒,養成良好的口腔衛生習慣。中藥在治療口臭方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口臭並有熱症者,如口渴、身熱、齒齦紅腫、大便秘結、舌紅苔黃、多系脾胃
-
生半夏不可研末吞服
半夏是常用中藥之一,具有清化痰飲、降逆止嘔、消腫散結的功效,但新鮮的半夏具有很強的毒性,不僅可以導致咽喉麻辣、喉頭麻痹、嚴重者還出現呼吸困難、血壓下降、肝腎功能損害,甚至危及生命,即使藥店出售的已曬乾的生半夏也同樣具有這些毒性,所以生半
2017-03-11 12 -
由慈禧醫案說脾胃病治驗
李東垣在《脾胃論》中提到“百病皆由脾胃衰而生”。脾胃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重要臟器,在中醫臟腑學說中佔有重要的地位。脾主運化,胃主受納,脾升胃降,生化氣血,滋長精氣,被稱為“後天之本”。清宮御醫也頗為重視,潛心研究脾胃理論,透過眾多醫案,
-
解表劑服用後注意事項
解表劑是通過解肌藥使人體出汗,達到發散表邪,解除表證的藥物,分為辛溫解表和辛涼解表兩大類,辛溫解表代表方有麻黃湯、桂枝湯、小青龍湯等,辛涼解表代表方有桑菊飲、銀翹散、麻杏石甘湯等。在服用這些藥劑時要注意以下四點。 注意休息:服用解表劑後
2017-03-11 11 -
白芷美容止痛效果好
白芷,又名香白芷。其性溫,味辛,歸肺、脾、胃、大腸經,具有祛風解表、散寒止痛、除濕通竅、消腫排膿等功效。此外,白芷還有很好的止痛作用,臨床常用來治風寒感冒、頭痛、牙痛、眉棱骨痛、鼻淵、腸風痔漏、赤白帶下、癰疽瘡瘍、毒蛇咬傷等。現代藥理研
2017-03-11 10 -
皮膚瘙癢 辨證治療
皮膚瘙癢症是常見的皮膚病,瘙癢症狀表現不一。由於經常不斷搔抓,皮膚可見不規則條狀抓痕、血痂、色素沉著,或呈苔蘚樣變。該病屬中醫“風瘙癢”、“血風瘡”範疇。 陰虛內熱型 症見全身皮膚瘙癢,肌膚呈紅褐色搔痕,點狀血痂分佈,並覆少許鱗屑,肌膚
-
《傷寒論》辨陽明腑實八法
《傷寒論》陽明腑實證是陽明病燥熱傷津的極重階段,故及時判斷陽明腑實證形成與否,果斷“急下存陰”是十分必要的。辨腑實證是否已成的要點為大便難、大便硬或燥屎內結,但臨床不可過於機械。現將《傷寒論》中辨陽明腑實已成的八種辨證方法總結如下。 濈
2017-03-11 12 -
婦科中如何運用補法
補法是一種增強體質、改善機體虛弱狀態的治療方法。中醫所謂的補法,是指通過補益或滋養人體的氣血陰陽,或通過加強機體臟腑功能,治療人體氣血陰陽不足或臟腑功能虛弱而導致的虛證。採用一些補法治療婦科疾病,往往效果比較明顯,療效也較為鞏固。 婦女
-
中醫改進的捏脊法——夾肌療法
“夾肌療法”是依據傳統中醫的捏脊法,有所改進,用器械操作替代手法捏脊,以中醫理論“痛則不通”為指導,通過獨特的治病工具——夾肌鉗,強力刺激人體經絡和穴位,達到綜合調理人體生理病理、治療多種疾病的目的。 如果患者結締組織堅硬,單用手法是捏
-
紫菀 通便止咳
中醫認為,紫菀性味苦、辛、甘,微溫。具有潤肺、化痰、止咳功效,適用於咳嗽氣逆,咯痰不爽,以及肺虛久咳,痰中帶血等多種咳嗽。《本經》言其“主咳逆上氣,胸中寒熱結氣”。《名醫別錄》言其“療咳唾膿血,止喘悸,五勞體虛,補不足,小兒驚癇”。《本
2017-03-11 24 -
貼壓耳穴有催乳功效
母乳餵養有營養、經濟、增進母嬰感情等優點。現代研究證明,耳不是一個孤立的聽覺器官,它和全身各部位及五臟六腑都有緊密聯繫,耳穴貼壓是在耳針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種治病方法,近年來廣泛應用於臨床。 取穴:選取耳穴內分泌、乳腺(對耳輪部,與屏上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