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兒童多動綜合征
【概述】 兒童多動綜合征是一種較常見的兒童行為障礙綜合征,又稱“輕微腦功能障礙綜合征”、“小兒多動症”。本病以多動,注意力難以集中,情緒不穩及易於衝動為特徵。並有不同程度學習困難,但患兒智力正常或基本正常。本病男孩多於女孩,多見於學齡期
-
病毒性心肌炎的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平素增強體質,積極預防呼吸道或腸道病毒感染。 2、避免過度疲勞,不宜作劇烈運動。 二、護理 1、急性期應臥床休息,一般需3—6周,重者宜臥床6個月-1年。待體溫穩定3-4周後,心衰控制,心律失常好轉,心電圖改變好轉時,可逐
-
病毒性心肌炎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首先需辨明虛實,凡病程短暫,見胸悶胸痛,氣短多痰,或伴咳嗽,舌紅,苔黃,屬實證;病程長達數月,見心悸氣短,神疲乏力,面白多汗,舌淡或偏紅,舌光少苔,屬虛證。 其次應辨別輕重,神志清楚,神態自如,面色紅潤,脈實有力者,病情輕
2017-03-08 10 -
病毒性心肌炎的病因與診斷
病毒性心肌炎是病毒侵犯心臟,以心肌局限性或彌漫性病變為主的疾病,有的可伴有心包或心內膜炎症改變。以神疲乏力,面色蒼白,心悸,氣短,肢冷,多汗為臨床特徵。近年來病毒性心肌炎的發病率有增多的趨勢。本病發病年齡以3—10歲小兒多見,其臨床表現
-
痰瘀阻絡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心悸,胸悶憋氣,胸痛如刺,氣短氣促,頭暈,脘悶納差,痰多,時欲嘔呃,面色晦暗,唇甲青紫,舌紫黯,舌邊尖有瘀點,苔膩,脈滑或結或代。 治則治法:豁痰活血,化瘀通絡。 方藥:瓜蔞薤白半夏湯(《金匱要略》)合丹參飲(《時方歌括》)加減。
-
風熱犯心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發熱,惡風,鼻塞流涕,咽紅腫痛,咳嗽,肌痛,頭暈,心悸,胸悶氣短,舌紅,苔薄黃,脈促成結或代,指紋浮紫。 治則治法:疏風清熱,寧心複脈。 中成藥:銀翹解毒丸:每丸3g。成人劑量:用蘆根湯或溫開水送服。每服1丸,每日2~3次。建議用
-
心脾兩虛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心悸怔忡,胸悶氣短,面色少華,頭暈健忘,失眠多夢,厭食納差,倦怠乏力,便溏,舌淡有齒痕,苔白而潤,脈緩細弱或結或代,指紋淡。 治則治法:補益心脾,寧心安神。 中成藥:歸脾丸(濃縮丸):每8丸相當於原生藥3g。每服劑量:1歲以下3~
-
氣陰兩虛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心悸怔忡,胸悶不適,活動後加重,頭暈目眩,少氣懶言,神疲倦怠,自汗,盜汗,五心煩熱,夜寐不安,舌紅苔少或花剝,脈細數無力或結或代。 治則治法:益氣養陰,寧心複脈。 中成藥:生脈飲口服液:每支10ml。成人劑量:每服10ml,每日3
-
心陽虛弱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心悸怔忡,胸悶氣短氣促,頭暈多汗,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虛煩不安,面色蒼白,口唇青紫,下肢浮腫,舌淡或胖嫩,脈緩無力或結或代。 治則治法:溫振心陽,寧心安神。 方藥:桂枝甘草龍骨牡蠣湯(《傷寒論》)加減。桂枝、炙甘草、龍骨、牡蠣、丹
-
濕熱侵心型小兒病毒性心肌炎
症狀:寒熱起伏,全身酸痛,噁心嘔吐,腹痛泄瀉,心悸,胸悶憋氣,肢體乏力,舌質紅,苔黃膩,脈濡數或結或代。 治則治法:清熱化濕,寧心安神。 中成藥:甘露消毒丸:每服劑量:3~7歲2~3g、7歲以上3~5g,每日2次。 方藥:葛根黃芩黃連湯
-
病毒性心肌炎發病機理
在心臟或體內其他臟器中大多有所謂“向心性病毒”呈潛伏狀態,在機體受寒、發燒、過勞、營養不良、妊娠、分娩、失血、休克、創傷、疫苗接種、缺氧等因素的影響作用下,導致病毒活動繁殖而發病。有人證明體力運動能加重病毒性心肌炎,有人認為可能與運動引
-
小兒癲癇的預防與護理
一、預防 1、注意產前與圍產期保健,避免產傷與腦缺氧、感染等。 2、嬰兒期注意防治低鈣驚厥、高熱驚厥及各種中樞神經系統疾病,避免造成腦損傷。 3、及早診治遺傳性疾病,孕期發現則中止妊娠。 4、注意安全,避免顱腦外傷,防治寄生蟲病。 5、
-
小兒癲癇的辨證論治
一、辨證要點 癲癇發作前常有先兆,如頭昏胸悶,心慌眼花,肢麻恐懼等。發作時症狀有輕有重。輕者,意識喪失時間短,抽搐輕微或無,面色蒼白,或突然動作停止,或短暫兩目上視、眨眼、點頭,咀嚼動作;重者,意識喪失時間長,抽搐涎湧,驚叫啼哭,小便自
-
小兒癲癇的病因與診斷
癲癇又稱癇證,是小兒常見的一種發作性神志異常的疾病。臨床以突然僕倒,昏不知人,口吐涎沫,兩目上視,四肢抽搐,發過即蘇,醒後一如常人為特徵。任何年齡均可發生,但以4-5歲以上年長兒較為多見,發病率約為0.3%-0.5%。患兒平時可無異常,
2017-03-08 15 -
腎氣虛虧型小兒癲癇
治療方法:紫河車丸、地黃丸。 證候表現:面黑目振,吐涎沫,形體如屍,其聲如豬者。 處方:用地黃丸、紫河車丸之類,腎無瀉法,故徑從虛治之。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二肝臟部(集)·癇(篇) 原文:面黑目振,吐涎沫,形體如屍,其聲如豬者
-
肺氣虧虛型小兒癲癇
證候表現:面如枯骨,目白反視,驚跳反折,搖頭吐沫,其聲如雞者。 處方:屬氣虛,用補肺散。面色痿黃者,土不能生也,用五味異功散。面色赤者,陰火上沖於肺也,用地黃丸。 出處:《幼科證治準繩》·集之二肝臟部(集)·癇(篇) 原文:面如枯骨,目
-
風熱挾痰型小兒癲癇
治療方法:半夏丸、水晶丹、百解散合五和湯。 病因病機:因感驚風三次發搐,不與去風下痰則再發,然三次者,非一日三次也,或一月、或一季、一發驚搐,必經三度,故曰三次,所謂驚風三發便為癇,即此義也。 證候表現:其病,主身熱自汗,兩目上視,嚼沫
2017-03-08 11 -
痰涎入髒型小兒癲癇
治則治法:凡治五癇,皆隨髒治之。 處方:每髒各有一獸並,五色圓治其病也。 預後:五癇重者死,病後甚者亦死。 出處:《小兒藥證直訣》·卷上脈證治法(卷)·五癇(篇) 原文:五癇凡治五癇,皆隨髒治之。每髒各有一獸並,五色圓治其病也。犬癇:反
-
風痰入裡型小兒癲癇
治療方法:琥珀散、驅風膏、大青膏。 病因病機:因將養失度,血氣不和,或厚衣汗出,腠理開舒,風邪而入之,其病在肝,肝主風。 證候表現:驗其證目青、面紅、發搐。 處方:宜驅風膏、大青膏、琥珀散、鎮驚藥,有熱四順飲,退後與利驚丸下其痰涎。 出
-
風痰入表型小兒癲癇
病因病機:風癇汗出風襲經。(注)風癇因汗出脫衣,腠理開張,風邪乘隙而入。 證候表現:二目青黯面淡紅,十指屈伸如數物。發時目青面紅,手如數物。 處方:化風羌活牛黃寧。輕則化風丹主之;重則羌活桂枝湯主之;風兼痰者,牛黃丸主之。 治則治法:治
2017-03-08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