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排石,應因人而異
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 以右上腹不適、疼痛為主要症狀的膽結石症,是一種中老年常見疾病。
-
留心膽結石
膽石症是一種常見的多發病。隨著人們生活水準的提高,發病率日漸上升,故成為當今威脅人民健康的三大“富貴病”之一。日本一家醫院曾經作過7000例屍體解剖,發現有膽結石者約800例,但生前有症狀者不到半數,有人將這種不表現症狀的膽結石稱為“平靜
2017-03-08 10 -
膽囊炎與膽石症的區別你知道嗎
膽囊炎,膽石症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多發病。有人調查統計,60歲以上的人發病率為28%。膽石症常促發膽囊炎,膽囊炎又可誘發膽石症,兩者關係密切,常為併發。 病因病機西醫認為,膽囊炎多由細菌感染引起。膽石梗阻膽道,膽汁瘀積濃縮,成分改變,
2017-03-08 36 -
膽囊炎的概述
膽囊炎(cholecystitis)分急性和慢性兩種,臨床上多見,尤以肥胖、多產、40歲左右的女性發病率較高。 急性膽囊炎發病與膽汁淤滯和細菌感染密切相關。主要致病菌為大腸桿菌(占60%~70%)、克雷伯菌、厭氧桿菌等革蘭陰性菌,多由腸
-
膽囊炎的治療
急、慢性膽囊炎,目前皆以切除膽囊療效最好。(一)非手術療法亦可作為術前準備,包括:a.臥床休息、禁食 、腹脹者胃管減壓;b.補液,糾正水、電解質與酸堿平衡失調;c. 解痙止痛;d.靜脈聯用有效抗生素,如慶大黴素、氨苄青黴素、氯黴 素、先鋒
2017-03-08 14 -
透過病例看膽囊炎和幽門梗阻
膽囊結石的長期嵌頓引起與胃竇部後壁粘連,並且巨大結石的長期壓迫、長期慢性炎症造成膽囊穿孔與胃竇部後壁形成竇道,巨大結石向胃腔胃竇部及幽門部突出,造成胃竇及幽門管狹窄造成不完全性幽門梗阻。 1.病歷摘要 患者,男,40歲。因中上腹脹、腹痛反
-
慢性膽囊炎的病因
慢性膽囊炎系膽囊慢性病變,大多數合併膽囊結石,少數為非膽石性慢性膽囊炎。本病大多為慢性起病,亦可由急性膽囊炎反復發作而來。臨床上可無特殊症狀。 【概述】 系膽囊慢性病變,大多數合併膽囊結石,少數為非膽石性慢性膽囊炎。本病大多為慢性起病,亦
-
膽囊炎患者的家庭常備藥物有哪些?
膽囊炎膽石症患者,常常發病突然,尤其在抵抗力很差的時候,或內心苦悶,精神不振,或暴食暴飲或飽餐以後,常常會出現胸悶、消化不良、噁心、食欲不振等膽囊炎發病的輕度症狀,一時到醫院求醫又十分不方便怎麼辦呢?可以在家庭中準備一些常用藥,一有症狀,
-
切除膽囊會影響消化功能嗎?
膽囊的主要功能是儲存膽汁。進食後,膽囊發生收縮,使儲藏的膽汁排入十二指腸,幫助食物的消化和吸收。那麼,一旦因膽囊病變而切除其膽囊者,會不會影響人體的消化功能和身體健康呢? 其實,這種憂慮雖有一定道理,但並不完全正確,因為膽囊並不是身體中
2017-03-08 35 -
膽囊炎病人如何護理?
油膩食物是誘發膽囊炎發作的常見原因,所以膽囊炎病人尤需注意飲食護理,發病期間更應以清淡飲食為主,吃流質或半流質,忌油膩食物。 急性發作時,應密切觀察病人的腹痛、體溫、呼吸和血壓等變化,如有皮膚及眼白(鞏膜)黃染,應及時去醫院診治。 輕型病
-
丹毒的臨床特點
丹毒(erysipelas)系由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所致的急性真皮炎症。中醫稱為火丹、流火。 〖臨床特點〗 一、病因:A組β型溶血性鏈球菌引起 二、先驅症狀:畏寒、全身不適、高熱,39~40℃ 三、好發部位:小腿、顏面部。 四、皮
2017-03-08 10 -
丹毒的預防治療
〖預防治療〗 治療原則:積極抗菌,早期、足量有效的抗生素治療 一、全身治療:抗生素治療,首選青黴素,480~800萬單位/日 靜點,過敏者可用紅黴素 二、積極治療局部病灶如足癬、鼻炎等,下肢應抬高患肢。 三、支援療法,對症處理。 四、局部
-
丹毒的診斷要點
1.皮疹好發於小腿和面部,也可發生於其他部位。 2.發病急驟。常見有惡寒,發熱,疲倦乏力,頭痛骨楚,納呆,噁心、嘔吐等前驅症狀。 3.皮疹為略高於皮膚表面的紅斑,掀熱腫脹,色如塗丹,壓之褪色,放手後即恢復原狀,表面緊張發亮,與正常皮膚
-
老年膽石症患者如何調理飲食?
慢性膽囊炎、膽石症在老年人中都很常見,兩者常同時存在。飲食控制是發作期治療措施之一,也是平時保持膽汁排泄通暢,減少急性發作的重要手段。 (1)少吃高脂肪、高膽固醇食物,如蛋黃、魚子、動物肝、腦腸等。膽汁中膽固醇增高,易於形成膽固醇結石。植
-
膽結石患者不宜吃過甜過酸
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 一、不宜多吃糖 膽囊結石形成的原因較為複雜,但膽汁中成分的改變,
-
膽結石患者的飲食調理
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飲食治療的目的是達到抑制結石的生成和緩解結石梗阻引起的疼痛。 飲食
-
膽結石的不良飲食習慣
膽結石病又稱膽系結石病或膽石症,是膽道系統的常見病,是膽囊結石、膽管結石(又分肝內、肝外)的總稱。膽結石應以預防為主,發病後應即時治療,一般有非手術及手術治療兩類治療手段。膽石症的發病原因尚不十分確切,目前已知有許多因素與其相關,其中重要
-
膽石症患者的飲食禁忌
膽結石病人患病後,不僅要接受接受醫院藥物治療或是手術治療,在飲食方面也要科學安排,那麼,膽石症患者有沒有什麼飲食禁忌呢?下面就來為大家介紹一下膽石症患者的飲食禁忌。膽石症的飲食禁忌1、忌食辛辣刺激的調味品,如辣椒、辣椒油、五香粉和胡椒麵等
-
癰的臨床表現與治療
癰是由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的多個臨近毛囊的深部感染。常發生於抵抗力低下者,如糖尿病、肥胖、不良衛生習慣以及免疫缺陷狀態等。好發頸部、背部、肩部,臨床表現為大片浸潤性紫紅斑,可見化膿、組織壞死。本病伴有發熱、畏寒、頭痛、食欲不振等全身症
-
肝腎濕熱型癰(腎囊癰)
治療方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外用蔥鹽熬湯燙之。 證候表現:生於腎囊,紅腫焮熱疼痛,身發寒熱,口幹飲冷。 治則治法:初起宜服荊防敗毒散汗之,外用蔥鹽熬湯燙之。寒熱已退,宜服清肝滲濕湯消解之 方用:初起宜服荊防敗
2017-03-08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