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 具體方法有哪些
頸椎病的自我治療,頸椎病症狀是可以治癒的,頸椎病也是頸椎間盤突出,患者首先不要病急亂投醫。 首先要樹立正確的心態,掌握用科學的手段防治疾病,配合醫生治療,減少復發。還要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煉,在工作空閒時,做頭及雙上肢的前屈、後伸及旋頸椎病
2013-07-09 8 -
椎間盤突出類型多 需分型治療
在現實生活中,腰椎間盤突出不斷的高發,成為一種對人們的健康形成嚴重危害的頸腰椎病。根據患者的不同發病特點,我們可以對腰椎間盤突出病症進行分型診斷,這樣可以為更有效的治療提供可靠的保障。側後型:這種病症的患者在臨床上有很多,一旦發病患者會遭
2013-07-09 9 -
骨質增生乃常見老年病 需規範治療
骨刺、骨質增生是常見的老年疾病,它的醫學專業名稱叫骨關節炎、骨性關節病(OA)。它是世界上最常見的關節病,隨著年齡增大,患病率迅速上升。65歲以上人群大多數受影響,75歲以上的人群80%受影響。(一)飲食與體重肥胖增加了對關節的壓力(尤其
2013-07-09 6 -
產後面色蒼白咋辦 推薦六款補血藥膳方
產後面色蒼白咋辦 推薦六款補血藥膳方。血對於女性來說有著特殊的意義,月經、懷孕、生孩子等都裡離不開血,但有的產婦在分娩過程中失血過多,就比較容易造成產後貧血,表現為面色萎黃或是蒼白、乏力、心慌以及頭暈等,這樣下去不僅影響產婦的身體健康,而
2013-07-09 14 -
產後頭暈失眠怎麼辦 四款食療方幫你來調理
產後頭暈失眠怎麼辦 四款食療方幫你來調理。生寶寶是女性一生中比較重要的事情,所以家人不管在孕期還是產後都會對女性呵護備至,但這樣有的女性因為自身原因在產後還會出現頭暈眼花,心慌氣短,臉色發黃以及伴有失眠等症狀。中醫指出,產婦這些症狀可通過
2013-07-09 12 -
兒童口瘡怎麼辦 中醫藥膳方幫助你緩解
兒童口瘡怎麼辦 中醫藥膳方幫助你緩解。口腔潰瘍又稱為是“口瘡”,其是小兒的常見病和多發病。造成口瘡的原因有很多,局部創傷、精神緊張、食物、藥物以及激素水準的改變以及維生素或者微量元素缺乏等。中醫指出,兒童口瘡主要是由脾胃積熱、心火上升、虛
2013-07-09 20 -
中風吃什麼好 中醫推薦六款藥膳方
中風吃什麼好 中醫推薦六款藥膳方。在日常生活中經常可以看到口眼歪斜以及半身不遂的人,中風已成為一種高發病,其也叫腦卒中,是以猝然昏倒,不省人事以及語言不利等為主要症狀。是威脅人類健康的三大疾病之一。中風除了可以用物理、藥物、按摩以及針灸等
2013-07-09 10 -
尿毒癥為什麼治不好呢?
腎病專家指出,尿毒癥在醫學界有“第二癌症”之稱,西醫認為除了透析和換腎外沒有其他有效治療方法,很多腎病患者也把尿毒癥當做絕症,然而在醫學界還流傳著這樣一句話“患尿毒癥本身不會致人死亡,尿毒癥併發症才會導致死亡”,從側面說明了尿毒癥其實
2013-07-09 7 -
刮痧治療起源 可追溯至石器時代
刮痧療法的雛形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刮痧療法的雛形可追溯到舊石器時代,人們患病時往往會本能地用手或石片撫摩、捶擊體表某一部位,有時竟使疾病獲得緩解。通過長期的發展
2013-07-09 9 -
夏季多感“寒包火”中醫用藥麻黃
夏季炎熱,為瞭解暑,我們常常會將自己置於涼爽的空調屋內或者是電扇下來解暑,還有我們也會經常吃一些冷飲來為自己達到降暑的目的,而當我們在炎熱的戶外遭受中暑之後,又會趕快讓自己涼快,這樣很容易導致寒濕侵襲。也就是所謂的“寒包火”是以高熱、煩渴
2013-07-09 7 -
大山楂丸開胃消食 古代皇帝都愛吃
大山楂丸開胃消食古代皇帝都愛吃,大山楂丸是將山楂、六神曲,麥芽三味中藥粉碎成細粉,加工而成,有開胃消食之功效,古代皇帝都愛吃,末代皇帝溥儀就是其中之一。末代皇帝溥儀平素最易患感冒和消化不良。據其夫人李淑賢回憶,溥儀本人由於常年有病,平日頗
2013-07-09 12 -
中醫理論博大精深“天人合一”之內涵
中醫推薦:中醫在治病時,強調因時因地制宜,其源蓋出於人與天地相應的觀點。即根據季節氣候、地理環境的特點,結合病機制訂治療大法,體現了辨證論治的整體性和靈活性。《內經》強調“治不法天紀,不團地之理,則災害至矣”,“必先歲氣,毋伐天和”,所謂
2013-07-09 6 -
古代跪式坐姿有說法腸胃偏健康
中醫語:有人說跪式坐姿有益於腸胃調和,在春秋時期及以前,史料中沒有關於肥胖症和腸胃病的記載。有人認為,那會尚沒有椅子,人們都是跪坐的,這說明跪式坐姿對身體有益。這個說法目前雖不能確認,但跪式坐姿確實適合運動量不夠的人,特別是在飯後。如果吃
2013-07-09 25 -
朱元璋語柿子的溯源
中醫語:柿子,又名鮮柿、綠柿,秋冬季採收,經脫澀成熟後食用。柿子可製成柿餅、柿乾等食用,柿餅表面的白色結晶體稱為柿霜,潤肺力強。中醫認為,柿子性味甘、澀、寒,入脾、胃、肺經,有清熱潤燥,生津止渴,養陰止血之功,適用於燥熱咳嗽,痰中帶血,胃
2013-07-09 10 -
解析孔子養生健康食療經
中醫語:古人對於我們現代醫學和養生往往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很多古時的養生法對於我們有很大的幫助,也同時也流傳至今被人們所傳用。對於孔子,在養生中提到的見解更是具有很好的作用。現代醫學研究認為,經常飽食(尤其是肉食過量),會增加胃腸的負擔,
2013-07-09 6 -
“抓藥”一詞由來久 韻味且親切
中醫語:老人去中藥店買藥往往會說“抓藥”聽起來很有古代的韻味,說起“抓藥”還有一段很有趣的故事。與唐代孫思邈有關,距今已有一千多年。人稱“藥王”的孫思邈,是唐代著名醫藥學家。他自幼聰穎好學,自謂“幼遭風冷,屢造醫門,湯藥之資,罄盡家產”。
2013-07-09 4 -
緊急情況中藥救急安宮牛黃丸
中醫語:掌握正確的急救資訊和知識是説明我們挽救生命的最重要措施,在急救措施中,掌握正確的用藥資訊及時給傷者止痛消疾也是很重要的。面對緊急措施,中醫常採用安宮牛黃丸。此藥為急救中常用到的藥物,具有很多功效,例如:中風、偏癱,伴有高熱昏迷的病
2013-07-09 37 -
“果中仙品金佛手”理氣化瘀食療方
中醫語:佛手又名九爪木、五指橘、佛手柑。為芸香科常綠小喬木。被稱為“果中之仙品,世上之奇卉”,雅稱“金佛手”。 佛手的葉色澤蒼翠,四季常青。佛手不僅有較高的觀賞價值,而且具有珍貴的藥用價值、經濟價值。中醫認為,本品性味辛、苦、溫,入肝、脾
2013-07-09 10 -
中藥當歸的小故事
中醫語:中醫用藥常用當歸,當歸,是中醫和血補血的要藥,對人是百病可治,各有所歸。故名當歸。《本草綱目》載:"當歸調血為婦人要藥,有思夫之意,故有當歸之名"。唐詩"胡麻好種無人種,正是歸時又不歸"正應當歸之名。在這裡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
2013-07-09 10 -
中藥王不留行的中藥典故
中醫語:王不留行別名王不留、麥藍菜。為石竹科植物麥藍菜的乾燥種子,具有活血通經,消腫止痛,催生下乳的功能。主治月經不調,乳汁缺乏,難產,癰腫疔毒等症,是臨床常用下乳的重要藥。北方有一段歌謠說:"穿山甲,王不留,大閨女喝了順懷流。"誇張地說
2013-07-09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