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病機
病機,即疾病發生、發展與變化的機理。疾病是機體在外界和體內某些致病因素作用下,因自穩態調節紊亂而發生的生命活動障礙。在此過程中,機體對病因及其造成的損傷產生抗損傷反應,陰陽失調,精、氣、血、津液代謝紊亂,臟腑經絡組織功能失常或形態結構上發
2017-03-08 9 -
發病的基本原理
疾病發生的原理雖然錯綜複雜,但從總體而論,不外乎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引起機體的損傷和機體動員各種防衛代償功能對抗損傷的矛盾鬥爭過程。損傷和抗損傷作為疾病發生發展的一對基本矛盾,貫穿於疾病始終並決定疾病的發展方向和結局。中醫傳統理論將這種損傷
2017-03-08 11 -
夏季臨近,糖友要防低血糖
在一年四季中,糖尿病患者數夏季血糖水準最低。因為夏天白天較長,睡眠較少,活動較多,人體熱量消耗增加,血糖消耗增多,另外天氣熱,人們普遍食欲不振,糖類的攝入量減少,因此低血糖的發生率會增加。 患者要注意血糖水準的變化,及時找醫生調整用藥方
2017-03-08 7 -
影響發病的主要因素
疾病的發生,除決定於正與邪兩個方面的因素外,還受環境、體質、精神狀態、先天遺傳和胎傳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 (一)環境因素 環境指人所處的自然和社會環境,主要包括氣候因素、地域因素、生活工作環境和社會環境。 1.季節氣候因素 四時氣候的
2017-03-08 10 -
發病形式
發病形式主要取決於疾病開始階段正邪鬥爭的性質和強度的差異。由於邪氣的種類、性質、強弱和致病途徑不同,以及人體體質和正氣強弱的差異,因此在發病形式上也各不相同,主要有感而即發、伏而後發、徐發、繼發、復發等幾種形式。 (一)感而即發 感而即發
2017-03-08 4 -
邪正盛衰
[FS:CONTENT_START]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過程中,機體的抗病能力與致病邪氣之間相互鬥爭所發生的盛衰變化。邪氣侵犯人體後,人體的正氣即與其相互鬥爭,一方面是致病邪氣對機體的正氣產生損害作用,另一方面是人體正氣對致病邪氣產生相應
2017-03-08 14 -
陰陽失調
[FS:CONTENT_START]陰陽失調,即陰陽之間失去平衡協調的簡稱,是指在疾病過程中,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邪正之間的鬥爭,導致機體陰陽雙方失去相對的協調平衡,而出現偏盛、偏衰、互損、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變化。陰陽在中醫學中具
2017-03-08 9 -
內生五邪
內生五邪,是指在疾病的發展過程中,由於臟腑陰陽及氣血津液的生理功能失常而產生的類似於風、寒、濕、燥、火(熱)外邪致病特徵的病理狀態。因其臨床症狀特點類似於六淫邪氣,但病起於內,為了與外邪有所區別,故分別稱為“內風”、“內寒”、“內濕”、“
2017-03-08 10 -
游泳也會得淋病?真的嗎?
性傳播疾病在極少數的情況下,可以通過生活的密切接觸傳播病原。不合理的餵養方式(有些父母會使用兒童用的餐具,或將咀嚼過的食物給兒童食用)、不合理的汙物處理方式(共用清洗私處的毛巾)等。 此前,有傳言講“游泳池可傳染淋病”,讓不少人心生恐懼
2017-03-08 26 -
疾病的傳變與轉歸
疾病從發生、發展到結局是一個動態的變化過程,此過程稱之為病程。邪正交爭是疾病變化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和轉歸的決定性因素。中醫學在長期的醫療實踐中逐步認識到,在疾病過程中由於致病因素的不同,患者體質的差異,外在環境條件的不一
2017-03-08 8 -
疾病轉歸
疾病轉歸,是指疾病經過一定時間或若干階段發展變化以後的狀態和結局。一般而言,疾病發展的趨勢和轉歸,主要取決於邪正雙方的消長盛衰變化,其轉歸的結局有痊癒、死亡、纏綿、後遺等幾種。 1.痊癒 痊癒即病癒,是指機體通過防禦抗爭和自我修復,以及在
2017-03-08 2 -
養生
養生一詞,首見於《莊子·內篇》,古籍中又稱為攝生、道生等,意指保養生命,是為了實現預防疾病、保健強身、延緩衰老的目的而進行的各種保健活動的總稱。中醫養生學,是在中醫理論指導下,研究人類的生命規律,探索衰老的機理,尋找增強生命活力和預防疾病
2017-03-08 8 -
老人疝氣——不可忽視的疾病
疝氣是老年人的一個多發疾病,主要是因為老年人腹壁肌肉、肌腱韌帶等退變,肌肉鬆弛;老年人又常患有慢性支氣管炎、前列腺肥大、習慣性便秘等疾病,長期的慢性咳嗽、排尿不暢、排便費力,致使腹內壓增高,排擠、壓迫腹腔內臟器向腹壁薄弱的區域移位元;少
2017-03-08 46 -
養生與治則
醫學的目的是治療疾病,延長生命,降低死亡率;預防疾病,減少發病率;提高生命品質,優化生存環境,增進身心健康。健康是整個身體、精神和社會諸方面的圓滿和諧狀態,而不僅僅是沒有疾病和衰弱;它也是每個人的基本權利之一。中醫學歷來以追求人群健康為目
2017-03-08 4 -
陰陽二氣關係養生
一說到中醫,很多人都想到陰陽五行,陰陽五行給人的感覺就像古代的算命先生或風水大師在給人看病,很像迷信的東西。所以很多人不相信,特別是搞自然科學的人。 陰陽是個抽象的概念。《黃帝內經》說:“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陰陽是無所不在的,任何事物都
2017-03-08 6 -
腹腔鏡小兒疝氣修補術
疝是一種常見病,俗稱“小腸疝氣”,其主要成因是腹橫筋膜的薄弱或缺損。當腹腔壓力增大時,腹腔內臟器從薄弱或缺損處向外突出形成疝。疝的主要危害是容易造成小腸的嵌頓壞死,特別是野外工作或長途旅行時有危險。因此,修補薄弱、缺損的腹壁成為治療的根
2017-03-08 47 -
中醫中的“正”和“邪”
中醫學所論的“正氣”內涵相當廣泛而豐富,僅就發病機理而言,正氣是指人體的形體結構、精微物質及其產生的機能活動、抗病能力、康復能力.以及人體對外界的適應能力、調控能力之總稱。 正氣又簡稱為“正”。中醫發病學認為內臟功能正常,正氣旺盛,氣血充
2017-03-08 9 -
如何預防疝氣,防止疝氣復發?
疝氣治療後的護理應該在生活習慣、飲食習慣等多方面同時進行,患者如果應酬較多,也需要注意儘量減少吸煙、喝酒的次數,以免因咳嗽引起疝氣復發。 1、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培養健康的生活方式 (1)戒煙:吸煙不僅可引起慢性咳嗽,導致腹內壓升高,而且
2017-03-08 25 -
中醫的陰與陽
陰陽辨證在疾病辨證中佔有重要地位。弄懂陰陽可以避免臨床上診斷的錯覺診斷。 陰陽既能概括整個病情,又能用於一個症狀的分析,最重要的是可以應用於疾病治療。《素問.陰陽應象大論》中說“田病治陰,陰病治陽”。張仲景將傷寒病分為陰證、陽證,以三陰、
2017-03-08 11 -
治療疝氣,如同修補漏洞?
疝氣,即人體組織或器官一部分離開了原來的部位,通過人體間隙、缺損或薄弱部位進入另一部位。就像我們的衣服破了一個洞,裡面的東西漏出來了,必須儘快進行修補,並且要不留痕跡,美觀。疝氣也是如此,必須選擇好的治療方法和治療時間,才能修補好,防止
2017-03-08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