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陰陽失調

[FS:CONTENT_START]

陰陽失調, 即陰陽之間失去平衡協調的簡稱,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 由於各種致病因素的影響, 邪正之間的鬥爭, 導致機體陰陽雙方失去相對的協調平衡, 而出現偏盛、偏衰、互損、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變化。 陰陽在中醫學中具有矛盾雙方對立統一的內涵, 而具體落實到人體之陰陽, 它們既是構成人體的重要組成成分, 又是調節機體代謝和生理功能活動的主要因素。 陰陽雙方相互制約、相互促進, 維持其相對平衡、協調有序, 是生命活動得以正常進行的基本條件, 所謂“陰平陽秘, 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

各種致病因素作用於人體, 都可造成機體陰陽相對平衡、協調有序狀態的破壞而形成疾病。 所以說, 陰陽失調是疾病發生、發展、變化的內在根據, 其中陰陽偏盛、偏衰是各種疾病最基本的病理變化, 這種變化通過疾病性質的寒熱虛實表現出來。 一般說來, 邪正盛衰是病證虛實性質的機理, 陰陽失調是病證寒熱性質的機理, 二者在闡釋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機理時, 常相互結合, 互為羽翼。

(一)陰陽偏盛

陰陽偏盛, 是指人體陰陽雙方中的某一方過於亢盛的病理狀態, 屬於“邪氣盛則實”的實性病機。 從感邪性質而論, 病邪侵襲人體, 多同氣相求, 以類相從, 陽邪侵犯人體可導致機體陽偏盛, 陰邪侵犯人體可導致機體陰偏盛,

“陽勝則熱, 陰勝則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故陰陽偏盛必然導致機體寒熱變化。 由於陰陽之間的對立制約, 一方偏盛必然制約另一方使之虛衰, 陽偏盛傷陰可致陽盛兼陰虛, 進而發展為陰虛病變;陰偏盛傷陽可致陰盛兼陽虛, 進而發展為陽虛病變。 因此, “陰勝則陽病, 陽勝則陰病”(《素問·陰陽應象大論》), 是陰陽偏盛病理變化的必然發展趨勢。

1.陽偏盛

陽偏盛,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 機體陽氣病理性偏盛, 機能亢奮, 熱量過剩的病理狀態。 多由於感受陽熱邪氣, 或雖外感陰邪, 但從陽化熱;或由於情志內傷, 五志過極而化火;或因痰濕、瘀血、食積等鬱久化熱所導致。 “陽勝則熱”, 故陽偏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盛而陰未虛的實熱證,

臨床表現以熱、動、燥為其特徵。 熱即熱象, 如發熱、面赤、目赤、舌紅、苔黃、脈數等;動即躁動不寧, 如煩躁、發狂, 或出血等;燥即乾燥, 如口渴、尿少、便乾等。 “陽勝則陰病”, 即陽熱亢盛進一步發展必然耗傷陰液, 疾病則從實熱證轉化為實熱兼陰虧證或虛熱證。

2.陰偏盛

陰偏盛, 是指在疾病過程中, 機體陰氣病理性偏盛, 機能障礙或減退, 產熱不足, 以及陰寒性病理產物積聚的病理狀態。 多由於感受寒濕陰邪, 或過食生冷之物, 寒滯中陽, 遏抑陽氣溫煦作用的發揮, 從而導致陽不制陰, 陰寒內盛。 “陰勝則寒”, 故陰偏盛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陰盛而陽未虛的實寒證, 臨床表現以寒、靜、濕為其特徵。 寒即寒象, 如惡寒肢冷、面色蒼白、脘腹冷痛、舌淡、脈遲等;靜即沉靜少動、靜臥等;濕指水液代謝障礙所致的水濕留滯症狀,

如泄瀉、水腫、痰液清稀、帶下清稀、小便清長等。 “陰勝則陽病”, 即陰寒偏盛進一步發展必然損傷陽氣, 疾病則從實寒證轉化為實寒兼陽虛證或虛寒證。

(二)陰陽偏衰

陰陽偏衰, 是指人體陰陽雙方中某一方虛衰不足的病理狀態, 屬於 “精氣奪則虛”的虛性病機。 由於陰陽雙方存在著對立制約的關係, 因此當陰或陽一方虛衰時, 必然不能制約另一方而導致對方的相對偏盛, 從而形成“陽虛則陰盛”、“陽虛則寒”, “陰虛則陽亢”、“陰虛則熱”的病理變化。

1.陽偏衰

陽偏衰, 即陽虛, 是指機體陽氣虛損, 機能減退或衰弱, 代謝緩慢, 產熱不足的病理狀[FS:PAGE]態。 多由於久病耗傷陽氣,

或先天稟賦不足, 或後天失於調養, 或飲食勞倦損傷等所致。 “陽虛則寒”, 陽偏衰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陽氣不足, 陽不制陰, 陰相對偏盛的虛寒證。 陽氣偏衰時, 突出地表現為溫煦、氣化、推動、興奮功能的減退。 一方面陽虛溫煦作用減弱, 氣化功能減退, 產熱減少則見寒象, 如畏寒喜暖、四肢不溫、面色白光白、小便清長、下利清穀、舌淡等;另一方面, 陽虛推動無力, 臟腑經絡等功能減弱, 血和津液運行遲緩, 加之失于溫通氣化, 則更易使血液凝滯, 脈絡蜷縮, 脈搏跳動微弱或沉遲無力, 或津液停聚不能氣化而成水濕痰飲;陽虛興奮作用減弱, 則見精神不振、喜靜踡臥之象。 陽氣不足, 可發於五臟六腑, 但以心、脾、腎三髒為多見, 其中尤以腎陽不足為最。 因為腎陽為人身諸陽之本,故腎陽虛衰在陽偏衰的病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陽虛則寒與陰勝則寒,儘管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繫,但其病理特點各不相同。前者是以陽虛為主,虛而有寒;後者則是以陰盛為主的實寒證,虛象不明顯。

2.陰偏衰

陰偏衰,即陰虛,是指機體陰液不足,陰不制陽,導致陽氣相對偏旺,機能活動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多由於素體陰虛;或外感陽熱病邪,邪退陰傷;或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或津血流失過多;或過食燥熱之品,日久傷陰等所致。“陰虛則熱”,陰偏衰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精、血、津液等物質虧損,滋養、寧靜功能減退,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證。陰液不足時,主要表現為陰的制陽、滋潤和寧靜作用減退。陰虛制約陽熱作用低下,則陽氣相對亢奮,而見虛熱表現,如低熱、五心煩熱或骨蒸潮熱、面紅升火、消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滋潤作用減退,臟腑官竅、形體組織失於潤養,則見乾燥的徵象,如口燥咽幹、小便短少、大便燥結等;陰虛寧靜功能不足,陽氣偏亢,則人體出現虛性興奮現象,如心煩、失眠等。

臨床上陰虛不能制陽,陽氣相對偏盛,可導致陰虛內熱、陰虛火旺、陰虛陽亢等不同的表現。陰虛內熱之熱象,多以全身性虛熱為主,如見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等;陰虛火旺,多以局部症狀為主,如咽幹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咯血或痰中帶血等;陰虛陽亢,多見陽氣升騰太過之象,如頭痛眩暈、耳鳴等。 陰液不足,可發於五臟六腑,但以肺、肝、腎三髒為多見。由於腎陰為人身諸陰之本,故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陰虛則熱與陽勝則熱,雖然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繫,但其病理特點各不相同。前者是以陰虛為主,虛而有熱;後者則是以陽盛為主的實熱證,虛象不明顯。

(三)陰陽互損

陰陽互損,是指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到相對的另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此是在陰陽偏衰的病理基礎上,由於陰陽互根互用關係失調所呈現出的病理變化。由於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陽氣、陰液的根本。因此,當臟腑的陽或陰虛損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損及腎陰、腎陽。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及腎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發生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1.陰損及陽

陰損及陽,是指由於陰液虧損日久,致使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例如肝陽上亢,其病機本為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虛無力制陽而陰虛陽亢,但隨著病情的發展,亦可進一步耗損肝腎陽氣,繼而出現畏寒、肢冷、面白、脈沉細等陽虛症狀,發展為陰陽兩虛證。

2.陽損及陰

陽損及[FS:PAGE]陰,是指由於陽氣虧損日久,致使陰液的生成減少或失於攝納而流失等,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例如水腫,其病機本為陽氣不足,津液代謝障礙,水濕泛溢肌膚。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亦可因陽虛化生無源,或通陽利水過久,以致陰液日漸虧耗,出現形體日益消瘦、五心煩熱、盜汗、失眠、煩躁不安、筋脈拘急、肌肉瞤動等陰虛症狀,即發展為陰陽兩虛證。

(四)陰陽格拒

陰陽格拒,是機體陰陽雙方相互排斥而出現寒熱真假病變的特殊病機,包括陽盛格陰和陰盛格陽。主要由於陽或陰偏盛之極,另一方極度虛弱,雙方力量懸殊,極盛一方盤踞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於外,致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出現真熱假寒或真寒假熱證。其病理變化複雜,病變本質與現象不相一致,多見於疾病過程中的極盛階段,病情多較危重。

1.陽盛格陰

陽盛格陰,又稱“格陰”,是指邪熱極盛,深伏于裡,陽氣郁閉於內,不能透達於肢體,而致格陰於外的病理狀態。其病理本質是陽熱內盛,但由於格陰於外,故在煩渴飲冷、面紅、氣粗、煩躁、胸腹灼熱、惡熱、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苔黃等陽盛症狀的基礎上,還表現有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稱為真熱假寒證。

2.陰盛格陽

陰盛格陽,又稱“格陽”,是指陽氣虛衰之極,陽不制陰,陰寒之邪偏盛,壅閉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而相互格拒的病理狀態。其病理本質是虛寒之重證,但由於陰盛而格陽於外,故在四肢厥冷、下利清穀、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陰寒症狀的基礎上,還表現有面紅,自覺身熱,但欲蓋衣被,口渴欲飲,但喜熱飲量少等假熱之象,故稱為真寒假熱證。此外,臨床上還有一種稱為“戴陽”的病變,是指下元真陽極度虛弱,陽不制陰,偏盛之陰盤踞於內,逼迫衰極之陽浮越於上,陰陽不相維繫的一種下真寒、上假熱的病變,亦屬於陰盛格陽。究 因為腎陽為人身諸陽之本,故腎陽虛衰在陽偏衰的病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陽虛則寒與陰勝則寒,儘管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繫,但其病理特點各不相同。前者是以陽虛為主,虛而有寒;後者則是以陰盛為主的實寒證,虛象不明顯。

2.陰偏衰

陰偏衰,即陰虛,是指機體陰液不足,陰不制陽,導致陽氣相對偏旺,機能活動虛性亢奮的病理狀態。多由於素體陰虛;或外感陽熱病邪,邪退陰傷;或五志過極,化火傷陰;或久病耗傷陰液;或津血流失過多;或過食燥熱之品,日久傷陰等所致。“陰虛則熱”,陰偏衰的病機特點多表現為精、血、津液等物質虧損,滋養、寧靜功能減退,陰不制陽,陽氣相對偏盛的虛熱證。陰液不足時,主要表現為陰的制陽、滋潤和寧靜作用減退。陰虛制約陽熱作用低下,則陽氣相對亢奮,而見虛熱表現,如低熱、五心煩熱或骨蒸潮熱、面紅升火、消瘦盜汗、舌紅少苔、脈細數等;陰虛滋潤作用減退,臟腑官竅、形體組織失於潤養,則見乾燥的徵象,如口燥咽幹、小便短少、大便燥結等;陰虛寧靜功能不足,陽氣偏亢,則人體出現虛性興奮現象,如心煩、失眠等。

臨床上陰虛不能制陽,陽氣相對偏盛,可導致陰虛內熱、陰虛火旺、陰虛陽亢等不同的表現。陰虛內熱之熱象,多以全身性虛熱為主,如見五心煩熱、骨蒸潮熱、盜汗、舌紅、脈細數等;陰虛火旺,多以局部症狀為主,如咽幹疼痛、牙齦腫痛、顴紅升火、咯血或痰中帶血等;陰虛陽亢,多見陽氣升騰太過之象,如頭痛眩暈、耳鳴等。 陰液不足,可發於五臟六腑,但以肺、肝、腎三髒為多見。由於腎陰為人身諸陰之本,故腎陰不足在陰偏衰的病機中佔有極其重要的地位。陰虛則熱與陽勝則熱,雖然在病機上有一定的聯繫,但其病理特點各不相同。前者是以陰虛為主,虛而有熱;後者則是以陽盛為主的實熱證,虛象不明顯。

(三)陰陽互損

陰陽互損,是指在陰或陽任何一方虛損的前提下,病變發展影響到相對的另一方,形成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此是在陰陽偏衰的病理基礎上,由於陰陽互根互用關係失調所呈現出的病理變化。由於腎藏精氣,內寓真陰真陽,為全身陽氣、陰液的根本。因此,當臟腑的陽或陰虛損到一定程度時,必然會損及腎陰、腎陽。無論陰虛或陽虛,多在損及腎臟陰陽及腎本身陰陽失調的情況下,才易發生陽損及陰或陰損及陽的陰陽互損病理變化。

1.陰損及陽

陰損及陽,是指由於陰液虧損日久,致使陽氣生化不足或無所依附而耗散,從而在陰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陽虛,形成以陰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例如肝陽上亢,其病機本為肝腎陰虛,水不涵木,陰虛無力制陽而陰虛陽亢,但隨著病情的發展,亦可進一步耗損肝腎陽氣,繼而出現畏寒、肢冷、面白、脈沉細等陽虛症狀,發展為陰陽兩虛證。

2.陽損及陰

陽損及[FS:PAGE]陰,是指由於陽氣虧損日久,致使陰液的生成減少或失於攝納而流失等,從而在陽虛的基礎上又導致了陰虛,形成以陽虛為主的陰陽兩虛的病理變化。例如水腫,其病機本為陽氣不足,津液代謝障礙,水濕泛溢肌膚。但是隨著病情的發展亦可因陽虛化生無源,或通陽利水過久,以致陰液日漸虧耗,出現形體日益消瘦、五心煩熱、盜汗、失眠、煩躁不安、筋脈拘急、肌肉瞤動等陰虛症狀,即發展為陰陽兩虛證。

(四)陰陽格拒

陰陽格拒,是機體陰陽雙方相互排斥而出現寒熱真假病變的特殊病機,包括陽盛格陰和陰盛格陽。主要由於陽或陰偏盛之極,另一方極度虛弱,雙方力量懸殊,極盛一方盤踞於內,將另一方排斥於外,致使陰陽之間不相維繫,從而出現真熱假寒或真寒假熱證。其病理變化複雜,病變本質與現象不相一致,多見於疾病過程中的極盛階段,病情多較危重。

1.陽盛格陰

陽盛格陰,又稱“格陰”,是指邪熱極盛,深伏于裡,陽氣郁閉於內,不能透達於肢體,而致格陰於外的病理狀態。其病理本質是陽熱內盛,但由於格陰於外,故在煩渴飲冷、面紅、氣粗、煩躁、胸腹灼熱、惡熱、口乾舌燥、尿黃便幹、舌紅苔黃等陽盛症狀的基礎上,還表現有四肢厥冷、脈沉伏等假寒之象,故稱為真熱假寒證。

2.陰盛格陽

陰盛格陽,又稱“格陽”,是指陽氣虛衰之極,陽不制陰,陰寒之邪偏盛,壅閉於內,逼迫陽氣浮越於外,而相互格拒的病理狀態。其病理本質是虛寒之重證,但由於陰盛而格陽於外,故在四肢厥冷、下利清穀、小便清長、舌淡苔白等陰寒症狀的基礎上,還表現有面紅,自覺身熱,但欲蓋衣被,口渴欲飲,但喜熱飲量少等假熱之象,故稱為真寒假熱證。此外,臨床上還有一種稱為“戴陽”的病變,是指下元真陽極度虛弱,陽不制陰,偏盛之陰盤踞於內,逼迫衰極之陽浮越於上,陰陽不相維繫的一種下真寒、上假熱的病變,亦屬於陰盛格陽。究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