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苦”味藥三大功效分析
苦是藥性五味之一。火性炎上,炎上作苦(《尚書·洪范》)。“炎上作苦”可理解為,“苦”是火本身發展的結果,也就是說從理論上講“苦”源於“火”。火焰的燃燒總具有向上的趨勢,當木燒製成焦炭時,向上的火焰高度達到了極致,當漸漸熄滅而焦炭有一種“
2018-04-18 57 -
本草功效的性隨時異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在“夏枯草”條下雲:“此以物稟之氣候為治,又一義也。凡物皆生於春,長於夏,惟此草至夏而枯。蓋其性稟純陰,得少陽之氣勃然興發,一交盛陽,陰氣將盡,即成熟枯槁。故凡盛陽留結之病,用此為治,亦即枯滅,此天地感應之妙理也。凡
2018-04-18 35 -
藥引與引經藥的異同
藥引的概念 藥引是與中藥的“定向定位”作用有關的一個概念。藥引,可以理解為藥或方劑的“引子”,或理解為具有“引子”作用的藥,所以藥引又稱引藥,即具有“引導”作用的中藥。藥引的主要作用是引導處方中的諸藥集中於某一部位或臟腑,直達病所,使之
2018-04-18 54 -
發泡療法的理論基礎
發泡療法是外治方法。外病外治、內病外治主要基於中醫的整體論學術思想。中醫學認為,人體體表與內在臟腑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在機能上通過經絡有著若干聯繫。凡病之發,無論在表、在裡,均可由邪從外入內所致。所以,在治療上採取引邪外出,或截其傳變
2018-04-18 42 -
發泡療法簡介
發泡療法是用一些對皮膚有刺激性,使局部皮膚充血、起泡,甚至引起發瘡的藥物敷貼於穴位或患處的一種外治法。因局部發泡如火燎,形成灸瘡,又名發泡灸。這種灸瘡的情形和艾灸療法形成的灸瘡有相似之處,但它是不用艾絨及其他材料作熱源的施灸方法,與
2018-04-18 50 -
蘿蔔雙蝦
主料:白蘿蔔250克,基圍蝦12個。 調料:豉油、鮮貝露各適量。 做法:1.白蘿蔔去皮切方塊後,在蘿蔔塊中挖小洞備用。2.基圍蝦洗淨,一半取蝦仁,一半剪去蝦須,剔除蝦線後用料酒、蔥、薑、豉油醃漬入味。3.將蝦仁釀入蘿蔔塊中裝盤,醃漬
2018-04-18 51 -
從林黛玉中暑看古方香薷飲
在《紅樓夢》第二十九回“享福人福深還禱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中寫了林黛玉中暑的橋段:七月烈日炎炎的一天,賈府一行人去清虛觀打醮看戲,在這樣的酷暑之下,嬌滴滴的林妹妹自是不堪承受,回來就中暑了,丫環馬上讓黛玉服下解暑的香薷飲。 香薷飲是
2018-04-18 42 -
葛根食療方
桂花葛粉羹 桂花糖5克,葛根50克。先用涼開水適量調葛粉,再用沸水沖化葛粉,使之成晶瑩透明狀,加人桂花糖調拌均勻即成,甘甜潤口,氣味芬芳。此羹具有退熱生津,解肌發表的作用,適用於發熱、口渴、心煩、口舌潰瘍等病症。 葛根粉粥 葛粉20
2018-04-18 31 -
針灸穴位治療各類痛證
針灸止痛的效果是有目共睹的,現介紹8個穴位,對緩解各類疼痛有顯著效果。 針刺風池穴治療偏頭痛 取穴:風池穴。屬足少陽膽經,為手足少陽、陽維脈的交會穴。在頸項部,當枕骨之下,胸鎖乳突肌與斜方肌上端之間的凹陷處。 操作方法:採取正坐位,
2018-04-18 32 -
自我穴位按摩 遠離髕骨軟化症
髕骨(俗稱膝蓋骨)軟骨軟化症簡稱髕骨軟化症,是膝關節常見多發病之一,此病多發于青中年女性,表現為膝關節前方疼痛不適,尤其上下樓感覺明顯,受涼加重。研究發現此病與髕骨軟骨缺血、糜爛、炎症有關,X線片呈現軟骨面囊變、密度不均或硬化改變,病情
2018-04-18 57 -
喝茶養生“六不喝”
可以這樣說,如果喝茶喝的不好不不對的話,那可是起不到保健的功效,還可能引起胃寒腹瀉、失眠等不良影響。到底春季喝茶有什麼講究呢?如何健康喝茶呢? 1、不喝頭遍茶 茶葉在栽種和加工過程中會受到農藥等有害物質的污染,茶葉的表面總會有一定的程度
2018-04-18 51 -
警惕我們不知道的“藥駕”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知道有“酒駕”,知道喝酒後不能開車,卻很少有人知道“藥駕”,即有些藥物服用後也不能開車。 所謂“藥駕”,就是指服用可能影響安全駕駛的藥駕車出行。由於這些藥物可能產生嗜睡、困倦、注意力分散、頭暈、耳鳴、視物不清、反應遲
2018-04-18 40 -
鹿角的主要藥用功效
鹿角為梅花鹿或馬鹿等已骨化的老角,當其角未成熟(幼角)時叫鹿茸。鹿角與鹿茸有類似之功效,但補益功效,鹿角明顯遜於鹿茸。中醫認為,鹿角味咸、性溫,無毒,入肝、腎經,有補腎、助陽功效,可作為鹿茸的代用品。 鹿角雖藥力較鹿茸薄弱,但鹿角兼
2018-04-1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