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中醫>中醫常識>正文

本草功效的性隨時異

《神農本草經百種錄》在“夏枯草”條下雲:“此以物稟之氣候為治, 又一義也。 凡物皆生於春, 長於夏, 惟此草至夏而枯。 蓋其性稟純陰, 得少陽之氣勃然興發, 一交盛陽, 陰氣將盡, 即成熟枯槁。 故凡盛陽留結之病, 用此為治, 亦即枯滅, 此天地感應之妙理也。 凡藥之以時候榮枯為治者, 俱可類推。 ”“以物稟之氣候為治”, 即稟藥物生長過程中受春溫、夏熱、秋涼、冬寒氣候的影響而具有的一種性質而為用。 對此, 李時珍釋“冬霜”名義時指出:“陰盛則露凝為霜, 霜能殺物而露能滋物, 性隨時異也。 ”

本草功效“性隨時異”, 最典型者莫過於“露水”。

《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於“露水”條下引唐·陳藏器雲:“秋露水, 味甘平, 無毒。 在百草頭者, 愈百疾, 止消渴, 令人身輕不饑, 肌肉悅澤, 亦有化雲母成粉。 朝露未晞時拂取之。 ”明·陳嘉謨《本草蒙筌》雲:“秋露水, 秋分時, 以物拂諸草上, 性稟秋降而肅清, 癆蟲傳屍、疳蟲作脹, 並年深染祟者, 取飲最佳。 ”清·汪昂《本草備要》雲:“霜殺物, 露滋物, 性隨時異也。 露能解暑, 故白露降則處暑矣。 瘧必由於暑, 故治瘧藥, 露一宿服。 ”

可見, 所謂“性隨時異”, 意指一物之性質與功效, 有所稟受於時間節候者。 在以上對“露水”的記載中, 由“秋分時, 以物拂諸草上, 性稟秋降而肅清”等語可知, 露水逢秋方具肅降、解暑、清冽之性。 闡釋“露水”功用而特標出其為逢“秋”所出,

正體現了本草學“性隨時異”的觀念。 另, 《虞摶醫學正傳》雲:“立春節雨水, 其性始是春升生髮之氣, 故可以煮中氣不足、清氣不升之藥。 古方婦人無子, 是日夫婦各飲一杯, 還房有孕, 亦取其資始發育萬物之義也。 ”“臘雪水, 大寒之水也, 故治以上(天行時氣溫疫, 小兒熱癇狂啼, 酒後暴熱等)諸病。 ”有鑒於本草存在著“性隨時異”這一普遍原理, 李時珍特增“節氣水”一藥。 並雲:“一年二十四節氣, 一節主半月, 水之氣味, 隨之變遷, 此乃天地之氣候相感, 又非疆域之限也。 ”“立春、清明二節貯水, 謂之神水。 ”“宜浸造諸風脾胃虛損諸丹丸散及藥酒, 久留不壞。 ”“寒露、冬至、小寒、大寒四節, 及臘日水。 ”“宜浸造滋補五臟及痰火積聚蟲毒諸丹丸, 並煮釀藥酒, 與雪水同功。
”“立秋日五更井華水”“長幼各飲一杯, 能卻瘧痢百病。 ”“重午日午時水”“宜造瘧痢瘡瘍金瘡百蟲蠱毒諸丹丸。 ”“小滿、芒種、白露三節內水”“並有毒。 造藥, 釀酒醋一應食物, 皆易敗壞。 人飲之, 亦生脾胃疾。 ”

不獨大自然所造化的露、霜、水如此, 植物也同樣如此。 諺語所說的“三月茵陳四月蒿, 五月茵陳當柴燒”即是說的這個道理。 再如“菊花生髮於春, 長養于夏, 秀英於秋, 而資味乎土。 曆三時之氣, 得天地之精, 獨稟金精, 專制風木, 故為去風之要藥”“青葙開花結實於三秋, 得秋金清肅之氣, 故主清邪熱”等, 亦均是以此而立論的。 關於其原因, 張志聰曾雲:“夏枯之草, 夏收之術, 半夏之生, 麩麥之成, 皆得火土之氣, 而能化土;秋英之菊, 秋鳴之蟬, 感金氣而能制風;淩冬不凋者,

得寒水之氣, 而能清熱;先春而發者, 秉甲木之性, 而能生升, 此感天地四時之氣, 而各有制化也。 ”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