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人群養生>母嬰>正文

准媽媽中藥養生滋補的禁忌

准媽媽溫補養生需慎重

前人有“產前一團火”之說, 意即婦女懷孕了, 就懷有一顆生命的火種, 這火種是需要一定溫度的。 這火不旺, 生機乏力, 就需要溫, 就需要補, 讓其燃起生命的活力。 同時, 懷孕之後, 體內血液既要供應自己的活動所需, 又要供養胎兒, 故血液和營養物質需要量多, 也需要補。

但從另一方面講, 這火不能太旺盛, 太旺盛並不是好事, 過猶不及。 現在還有許多人認為, 婦女一旦懷孕, 非大補特補不可!以為這是中醫的觀點。 其實中醫養生是講究辨證論治, 不虛不補, 主要是調整體內陰陽平衡。

體虛有氣虛、血虛、陰虛、陽虛之分;補藥有補氣、養血、滋陰、助陽之別。

中藥辨證論治調出孕婦好身體

◇如果有少氣懶言、語聲低微、疲倦乏力等表現, 則為氣虛體質, 宜選用黃芪、黨參、茯苓、白術、山藥等補氣類中藥。

◇如果表現為面色蒼白無華、口唇淡白、頭暈眼花等, 則為血虛體質, 宜選用當歸、何首烏、白芍、熟地黃等補血類中藥。

◇如果有形體消瘦、面紅潮熱、口乾咽燥、心煩眠少等, 則為陰虛體質, 宜選用麥冬、天冬、石斛、沙參、生地、黃精、女貞子、旱蓮草等滋陰類中藥。

◇如果平素怕冷喜暖、手足不溫、口淡不渴、腰膝冷痛、小便頻數, 大便不成形等, 則為陽虛體質, 宜選用肉蓯蓉、補骨脂、杜仲、菟絲子、沙苑子、仙茅等溫陽類中藥。

需要強調的是, 孕婦應在中醫指導下,

根據其體質和病情, 辨明氣、血、陰、陽或臟腑之虛, 辨證進補。 如不加選擇盲目進補, 就會反受其害。

准媽媽中藥養生要注意“胎前三禁”

准媽媽使用中藥養生, 必須考慮到中藥對孕婦本人以及胎兒的影響, 以防導致胎兒畸形、流產等。

與用西藥一樣, 妊娠期用中藥也宜慎重, 可用可不用的藥應該不用。 凡辛散耗氣、大辛大熱、滑利、祛淤、破血、有毒的藥品都應慎用或禁用。 古代名醫徐之才、巢元方有“胎前三禁”之說, 即禁發汗、禁攻下、禁利小便。 因為過汗會亡陽傷氣, 過下則亡陰傷血, 過利小便則損傷津液。

妊娠慎用和禁用的藥物有

◇辛散大熱藥物。 如生麻黃、細辛、肉桂、乾薑、胡椒等。

◇破淤藥物。 如桃仁、紅花、益母草、三棱、莪術、水蛭、虻蟲、穿山甲、乳香、沒藥、土鼈蟲、幹漆、蘇木、劉寄奴、茜根等。

◇滑利攻下藥物。 如大黃、芒硝、巴豆、滑石、木通、牽牛子、冬葵子、芫花、商陸、大戟、甘遂、牛膝、皂角等。

◇芳香走竄藥物。 如丁香、降香、麝香等。

◇催吐藥物。 如常山、藜蘆等。

◇有毒藥物。 如馬錢子、附子、草烏、川烏、南星、半夏、蜈蚣、兩面針、雄黃等。

其它如鴉膽子、九裡香、漏蘆等。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