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怎麼治療,這樣有幫助

有很多的寶寶天生就會出現一些疾病, 這讓家長感覺到非常的擔心和害怕, 在剛出生的孩子裡面, 髖關節脫位發生的幾率會比較高, 而且這種疾病可能會伴隨著他們的一生, 因此及時的治療才是關鍵。 那麼下面就為您介紹先天性髖關節脫位怎麼治療?

(一)遺傳因素

無可否認的事實說明此症有明顯的家族史, 尤其在雙胎嬰兒中更為明顯, 有此症之患者家族中其發病率可以高達20~30%, 而且姐妹中更為多見。 同樣的疾病在姐妹中可以出現髖脫位半脫位與發育不良三種類型, 倘若不進行詳細的,

早期的檢查與X線片診斷, 除第一類之外, 後兩類往往可以遺漏而到達7、8歲時髖關節已完全正常。

(二)韌帶鬆弛因素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報告證明關節韌帶鬆弛是一個重要因素。 在動物實驗中Smith將小狗的關節囊, 圓韌帶切除後, 產生髖脫位現象的百分比很高, 臨床上Andren指出X線片中恥骨聯合的分離在髖脫位病例中為正常嬰兒的兩倍, 他認為這是母體在生產過程中需要大量的內分泌使韌帶鬆弛, 超量的內分泌變化是引起髖脫位一個重要的因素。 同時, Andren、Borglin在新兒髖脫位病例3天以內發現尿中雌酮(Estrone)雌二醇 17β(Estradil)排出量與正常嬰兒比較有變化。 但是Thieme利用16個病嬰兒與19個正常嬰兒比較, 逐月測量時, 經統計學處理發現沒有區別。 因此, 內分泌變化引起韌帶鬆弛學說尚不能成立。

(三)體位與機械因素

髖脫位病例中臀位元產有人報導高達16~30%之多, 正常生育中臀位產僅占3%, Wikinson(1963)將幼兒髖關節固定于屈曲、外旋、膝關節伸直, 並給予雌激素和黃體酮。 可出現髖關節脫位畸位。 出生後的體位亦有人認為是引起此病的一個因素。 如在瑞典和美洲印地安人的發病率高的原因是由於嬰兒應用繈褓位有關。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