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的忙碌, 讓很多上班族長時間的坐在坐位上, 有的時候忙的連吃飯的時間都要硬擠出來。 一天的工作結束後, 感到腰酸背痛, 但是卻又沒辦法, 久坐的傷害你知道多少呢?
久坐的危害
1、腰椎病
原因:由於長期久坐, 或者有的坐姿不良, 或總是固定一個姿勢而使得腰部軟組織長久處於張力狀態, 軟組織缺血, 而產生腰肌勞損。
2、痔瘡
長時間保持坐姿, 腹部血流速度會減慢, 下肢靜脈血不能回流, 血液迴圈受到阻礙。 在這種情況下, 直腸靜脈叢容易發生曲張, 導致血液淤積, 最終形成一個靜脈團, 即痔瘡。
3、屁股“生繭”
屁股“生繭”即臀部長出硬疙瘩, 並隱隱作痛, 即坐骨結節性囊腫。 原來, 人體臀部的骨骼是由骨盆構成的, 其中坐骨是構成骨盆的重要組成部分, 坐骨可分為上下兩個分支, 兩支骨會合處即坐骨結節。 當人採取坐位姿勢時, 坐骨結節恰好與凳面接觸。 在坐骨結節的頂端長有滑囊, 滑囊能分泌液體, 以減少組織間的摩擦與受壓。 然而, 老年人隨著年齡的增長, 滑囊也隨之發生了退行性改變, 液體分泌減少。 長時間地伏案工作或有盤腿久坐的習慣, 容易使坐骨結節與坐凳“硬碰硬”。 還有長期不合理的摩擦、擠壓、負重、創傷, 久而久之就會導致創傷性滑囊炎的發生, 而這種滑囊炎大多發生在一側坐骨上, 這可能與坐力的不平衡有關。
4、腰椎間盤損傷
研究表明, 人體在坐位時, 如果保持正確的坐姿, 腰椎間盤內的壓力是平臥位時的6倍;如果坐姿不良, 壓力會飆升到平臥位時的11倍。 長時間坐位工作使背部肌肉處於極度牽拉狀態, 極其容易引起腰背肌勞損, 破壞腰椎穩定性, 引發腰椎間盤突出症。
5、尾骨受傷
原因:你是否經常感到臀部尾骨隱隱作痛, 有時接連兩三天都令你坐立難安?請別忽視這樣的症狀, 這是女性易患的疾病——尾骨受傷。 尾骨疼痛的症狀包括臀部尾骨附近有壓痛點或腿痛現象,
6、傷腎
久坐不動會壓迫位於臀部和大腿部的膀胱經, 造成膀胱經氣血運行不暢, 導致膀胱功能失常, 而腎經與膀胱經相表裡, 這樣就會引發腎功能異常, 所謂“久坐傷腎”就是這個道理。
7、心臟病
久坐時, 肌肉燃燒較少脂肪, 血液流動緩慢, 脂肪酸沉積在血管, 極易阻塞心臟血管。 美國南卡羅來納大學的研究發現, 與每週坐不到11小時的人相比, 久坐超過23小時的人, 因心臟病突發而死亡的幾率高出64%。
8、心功能減弱
原因:久坐不動血液迴圈減緩, 人體對心臟工作量的需求隨之減少, 血液迴圈減慢, 日久則會使心臟機能衰退,
緩解久坐小辦法
1、平板支撐
我們非常喜歡這種瑜伽姿勢。 這個動作能同時快速活動三大肌群:你的手臂、腿部以及核心肌群。 面朝下俯臥, 雙腿併攏, 前臂放在地上。 肩部到肘關節間的手臂部分保持垂直, 腳趾翹起以向上推。 收腹提臀。 然後撐起你的身體離開地面, 這樣從足部到肩部保持一直線, 同時頸部前傾成一線。 這樣最好能保持 25 秒, 如果能達到 45 秒則更好;最多 2 分鐘。 太棒了!
2、乾洗腿
用雙手先抱緊一側大腿根, 稍用力從大腿根向下按摩, 一直到足踝。 然後, 再從足踝往回摩擦到大腿根。 用同樣方法再摩擦另一條腿, 重複數遍。 此法可使關節靈活, 腿肌與步行能力增強。
3、大腿與地面平行
將椅子調高, 使大腿與地面平行, 可以降低對肌肉、肌腱和骨骼的壓力, 預防肌肉骨骼疾病;選擇靠背椅, 在腰部放一個卷起的毛巾或靠枕;手、手腕和前臂在一條直線上, 使小臂放在辦公桌上時肘部成直角;頭部和身體保持直線, 稍微前傾;肘部應靠近身體, 彎曲90—120度為宜;雙肩放鬆, 上臂自然下垂;雙腳平放在地板上;椅子最好加個墊子。
4、扭膝
兩足平行靠攏, 屈膝微向下蹲, 雙手放在膝蓋上, 膝部前後左右呈圓圈轉動。 先向左轉, 後向右轉, 各20次。 可治下肢乏力, 膝關節疼痛。
5、踮腳
雙足併攏著地, 用力踮起腳尖, 然後放鬆, 重複20~30次。 踮起腳尖時, 雙側小腿後部肌肉每次收縮時, 擠壓出的血液量,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時就做1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
身體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無論是大傷還是小傷,我們的身體都會留下些許痕跡,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吧,別再讓它受到傷害了。每天只需抽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運動一下,就能改善很多。
擠壓出的血液量,相當於心臟脈搏排血量。所以,久坐的人,最好每坐1小時就做1次踮腳運動,可使下肢血液回流順暢。身體的傷害往往是不可逆的,無論是大傷還是小傷,我們的身體都會留下些許痕跡,好好保護自己的身體吧,別再讓它受到傷害了。每天只需抽出一點點的時間來運動一下,就能改善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