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語言心理遊戲:愛說但是的人在想什麼

你經常說“我知道”或“是的, 但是……”嗎?那你可要注意了, 這是我們最經常玩的心理小把戲。 在心理學上, 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 簡稱TA)把這種模式叫做“心理遊戲”。

經常說“我知道”的心魔

某公司辦公室, 午後難得的閒暇時間, 幾個同事湊在一起聊起天來。 此時, 大家正在熱議樓市。 “這個我知道, 是這麼回事!”小董說著擠到眾人中間, “樓市之所以會有升有降, 其實是因為……”小董一發話, 已經有兩個女同事不約而同退出了聊天的人群。 “所以說, 樓市下一步的走勢, 還要等年底出臺的政策才能最終有所定論。 ”小董的一番高談闊論總算收了尾,

而此時大家似乎已經沒了繼續下去的興致。

“我聽說銀行最近又要調息了……”一位同事適時地引入了新一輪話題。 “對, 我也聽說……”另一個同事還沒來得及插嘴, 小董又一把獨攬了話語權:“告訴你們吧, 這個我知道, 其實是這麼回事……”幾個辦公桌離得近的同事很輕鬆地調轉椅背, 腳下一蹬, 滑旱冰似的“溜”走了。

“哎, 對了, 你們組裡出的那份有關新欄目的策劃案怎麼樣了?”這時候, 縮小話題範圍, 是在午休時間最後的十幾分鐘裡留住尚存“聊興”之人的最好方式了。 “還說呢, 總監大人覺得那個策劃案在具體實施上……”同樣沒等這個同事把話說完, 小董便再次大放厥詞:“不能那麼來做吧, 依我看, 應該這麼辦……”

全能的背後是無能感

你都知道, 那又能怎樣?經常說“我知道”的人, 在英語裡被稱做“Mr.Know All”, 意思是什麼都知道的“全知、全能先生”。 而實際上, 在“全能”的背後, 我們往往看到的是深度的“無能感”。 “全能”僅僅只是“無能”的一種心理“填充物”, 彌補了深層心理中的缺失與無助。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提出過“心理補償”理論, 他認為幼年時期的個體如果沒能獲得來自撫養人一方足夠的關注, 那麼孩子便會在幻想中樹立起一個強大的自我意象, 借由這個更加強勢的自我去對抗心中的無助感。 特別是那些曾在幼年遭受過寄養、拋棄、過繼的孩子, 他們心中對於被否定、被拋棄的恐懼使他們比別人更需要這樣一個強大的自我保護。 “這個我知道”其實就是在掩飾內心對無能的恐懼。

心中這個強勢的“我”, 具有維護心理平衡的重要意義, 它使一個年幼的個體不至於對生命失去信心, 彌補內在的缺失, 形成自我保護的機制, 並促使心智的成熟和發展。 而同時, 它也會引到一個人走向“自我膨脹”, 因為早在產生之時, 其功能便是以更加超越的方式, 無限地填補和滿足內在的缺失。 而當這種強大的自我成為了心靈的主宰, 那它便具有了“魔鬼”特質, 會使一個人無限擴張對外在的需求與欲望, 直至變得支離破碎……

${FDPageBreak}

“是的, 但是……”, 誰“玩”了誰?

你經常說“是的, 但是……”嗎?嗯, 那你可要注意了, 這可是我們最經常玩的心理小把戲。 以下場景, 歡迎對號入座:

麗麗(非常苦惱的樣子):“大家都說你看問題透徹,

看我這麼苦惱, 幫我出出主意吧!”

小謝(略帶微笑):“別急, 慢慢說, 看我能幫上你什麼忙?”

麗麗(愁眉苦臉):“我想建立家庭, 可一直都沒碰到合適的物件, 好幾年了都這樣, 怎麼辦啊?”

小謝:“你為什麼不尋找一些和異性接觸的機會呢, 這樣概率會大些。 ”

麗麗:“是啊, 你說的沒錯。 我努力過, 讓朋友幫忙介紹, 有好多次的相親, 但都沒有碰到合適的。 ”

小謝:“不一定僅限於朋友介紹嘛, 為什麼不主動點, 去參加一些社交活動呢?”

麗麗:“你說的有道理, 但是我這人比較內向, 喜歡安靜, 不想到那些太吵的地方去, 何況對陌生人我總覺得有些尷尬。 ”

小謝:“嗯, 在你認識的同事、同學或朋友中發展一下呢?”

麗麗:“對啊, 我的一些女朋友就是這樣有了男友的, 但是……我觀察過我的那些單身的同事、同學或朋友,

我發現沒有一個合適的。 ”

小謝:“哦, 這樣啊, 你也可以考慮在網路上試試看, 沒准會有機會認識一個你滿意的, 現在不是有很多徵婚交友網站嗎?”

麗麗:“我上過那些相關網站, 還註冊過呢, 但是我後來沒有興趣了, 原因是我覺得網上的人太不靠譜, 我還聽說有被騙的呢。 ”

小謝感到有些受挫:“對了!你既然真想結婚, 為什麼不在報上打徵婚廣告呢?”

麗麗:“我想那倒是一種可能的辦法, 可是你知不知道, 現在有好多騙人的婚托?”

……

♦ 心理遊戲背後的語言

很顯然, 麗麗和小謝的對話最後不歡而散, 而且兩個人事後都覺得很鬱悶。 小謝之所以鬱悶, 是因為所有的建議都被擋回來了, 以至於最後都有些憤怒了:“你既然真想結婚, 為什麼不在報上打徵婚廣告呢?”麗麗也一定充滿哀歎:“哎,一點都不瞭解我,我就知道,你沒辦法幫到我……”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正常對話,但其實雙方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溝通效果。一個人挖空心思給建議,一個人則不斷“是的,但是……”,很明顯,這是一個“遊戲”。沒錯,在心理學上,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把這種模式叫做“心理遊戲”。

在關係中玩“心理遊戲”,是需要有人配合的。仔細分析我們便會發現,其實麗麗開始提出自己的問題時,便放出了一個“餌”:“你很厲害的啊,你幫幫我吧!”緊接著,小謝上“鉤”了:“我比你厲害,我可以幫助你的。”

然後,小謝開始提議“你為什麼不尋找一些和異性接觸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叫做“你為什麼不……”的心理遊戲,和麗麗的“是的……但是……”是一個配套的心理遊戲,麗麗並非有意要玩慘小謝,但她的潛意識就是要這樣做,引誘別人提建議,再把一個個建議都否決,讓對方無可奈何。而小謝上了鉤,去給她提建議,結果當然慘不忍睹。不過,小謝的潛意識也沒有閑著,甚至有時候可能向別人抱怨:“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向她提了那麼多建議,這人沒救了。”

麗麗雖然在向別人求助,但真正的求助者不是這樣的,麗麗的潛臺詞更像是:我(謙虛提問)好,你(水準太差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不好。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解決問題的答案,她只是想通過這個遊戲來證明自己的某個隱藏的心理信念,即“總是沒有人能幫助我”。熱心助人的小謝,雖然看上去很努力地去幫助對方,但實際上,他更像是在扮演一個“拯救者”的角色,為的是證明“我(因為懂得怎麼做)好,你(不懂還不聽我的)不好”,他並沒真正想要幫助她。

結果到了遊戲結束的時候,上鉤的“拯救者”成了犧牲品,無奈又生氣地發現自己的拯救失敗了,求助者則又一次經歷“沒有人能幫我”的受挫感,實際上,他們都把對方給“玩”了。

為什麼不在報上打徵婚廣告呢?”麗麗也一定充滿哀歎:“哎,一點都不瞭解我,我就知道,你沒辦法幫到我……”

表面上看,這是一次正常對話,但其實雙方並沒有達到真正的溝通效果。一個人挖空心思給建議,一個人則不斷“是的,但是……”,很明顯,這是一個“遊戲”。沒錯,在心理學上,溝通分析理論(Transactional Analysis,簡稱TA)把這種模式叫做“心理遊戲”。

在關係中玩“心理遊戲”,是需要有人配合的。仔細分析我們便會發現,其實麗麗開始提出自己的問題時,便放出了一個“餌”:“你很厲害的啊,你幫幫我吧!”緊接著,小謝上“鉤”了:“我比你厲害,我可以幫助你的。”

然後,小謝開始提議“你為什麼不尋找一些和異性接觸的機會……”,這就是一個叫做“你為什麼不……”的心理遊戲,和麗麗的“是的……但是……”是一個配套的心理遊戲,麗麗並非有意要玩慘小謝,但她的潛意識就是要這樣做,引誘別人提建議,再把一個個建議都否決,讓對方無可奈何。而小謝上了鉤,去給她提建議,結果當然慘不忍睹。不過,小謝的潛意識也沒有閑著,甚至有時候可能向別人抱怨:“到底是怎麼回事?我向她提了那麼多建議,這人沒救了。”

麗麗雖然在向別人求助,但真正的求助者不是這樣的,麗麗的潛臺詞更像是:我(謙虛提問)好,你(水準太差解決不了我的問題)不好。她根本不是真正需要解決問題的答案,她只是想通過這個遊戲來證明自己的某個隱藏的心理信念,即“總是沒有人能幫助我”。熱心助人的小謝,雖然看上去很努力地去幫助對方,但實際上,他更像是在扮演一個“拯救者”的角色,為的是證明“我(因為懂得怎麼做)好,你(不懂還不聽我的)不好”,他並沒真正想要幫助她。

結果到了遊戲結束的時候,上鉤的“拯救者”成了犧牲品,無奈又生氣地發現自己的拯救失敗了,求助者則又一次經歷“沒有人能幫我”的受挫感,實際上,他們都把對方給“玩”了。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