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正受痛經困擾, 嘗試過多種治療都沒好轉, 不妨試試在家用中藥泡腳, 或許會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所有的適齡女性皆可以採用中藥泡腳的方法來調理身體。 但不同體質或者不同的辨證類型, 在用藥方面會有不同的選擇。
氣滯血淤型:
其症狀表現為經前或經期小腹脹痛, 經血色暗而帶有血塊。 針對此類症狀的人, 應調和氣血, 化淤止痛。 因為“女子以肝為本”, 泡腳所選藥物多以入足厥陰肝經的藥物為主, 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醋, 如用青皮、烏藥、益母草各30克, 川芎、紅花各10克。 加入約兩升水, 50毫升左右的醋,
泡腳方法介紹:
泡腳的方法其實很簡單, 但每次泡腳要堅持30分鐘以上, 且持續3個月。 泡腳之前可先用熱氣薰蒸一會兒腳部, 等水溫適合時開始泡腳, 泡洗過程中可加熱水, 最好是能泡至全身微微滲汗, 泡腳時腳應在藥中不停地活動, 讓足底接受藥渣輕微的物理刺激, 最好是用手擦揉腳趾, 尤其是腳大趾。 煎煮過的中藥可反復利用幾次。
陽虛寒盛型
其症狀表現為下腹冷痛, 熱敷痛減, 手腳發冷。
氣虧血虛型
其症狀表現為經期或經後小腹隱隱作痛, 用手按腹部也會有輕微的疼痛感, 月經量少、色淡, 需要通過補氣養血調經。 中醫上稱作“脾統血”, 泡腳所選藥物應該多以入足太陰脾經的藥物為主, 並加入適量的引經藥甜水, 比如可以用白芍、當歸、川芎、熟地、白術、杜仲、黃芪各15克, 飴糖適量, 煮水泡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