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舒適區困境:為什麼有時覺得人生無趣

你是否每天晚上睡覺的時候, 都是靠同一邊睡?我猜你是。 想像一下, 今天上床時, 你走進臥房, 發現你的伴侶睡在“你的”位子上。 “你為什麼睡到我這邊來了?”你憤慨地問。 伴侶若說, 他決定從此都要睡這一邊, 你或許會勃然大怒地答道:“但是這一邊是我睡的。 我沒法在另一邊睡。 ”

你有沒有想過, 你為什麼總是睡在同一邊呢?是不是因為另一邊有什麼不對頭的地方?不, 這只是因為, 你慣常睡的這一邊屬於你, 它是你的“舒適區”。 要是把它奪走, 即使只是移動兩英尺, 你也會覺得非常不自在。

“舒適區”究竟是什麼?簡單地說,

它是你習慣待在的位置, 習慣扮演的角色。 它是你所習慣的一切。 它是魚缸裡的小圈圈。 你的舒適區包含了你所熟悉的一切事物, 從日常生活的例行事務, 到你習慣相處的某些人。 它也覆蓋你的情感習性, 例如你在親近關係中, 是否慣於表現開放的態度, 你對自己和別人是否誠實等等。

每一天, 你或許都可在小處體會到, 你是多麼強烈地依附在自己的“舒適區”裡:有人把車停在你辦公室的車位上, 結果, 迫使你把車停在別地方, 這點令你憤怒;有人把你桌上的東西重新整理過, 你就會生氣;你把巴士、戲院和教堂裡某個位置, 認定是你的位子, 要是有人坐在那裡, 你就覺得困擾;你在健身房裡固定使用某三口機器,

有人若加以佔用, 讓你不得不換到另三口機器前運動, 你就會很不高興。

當然, 在生活中創造讓自己舒服的環境, 本身並沒有錯。 問題在於, 當必須有所改變時, 我們還是會緊依附在“舒適區”裡, 抗拒必須採取的新走向。 這時, 我們往往會有這種反應:“哦, 不, 一切都是這麼順利。 為什麼要發生這種事?”

這些想法反映出我們對改變的態度:情況改變時, 我們的反應往往是不安、抗拒, 甚至是憤怒。 當然, 我們會面對更多的改變。 所作的改變愈重要, 我們愈不快樂。 為什麼呢?因為我們覺得, 生活失控了。 我們在這場保有持續性、穩定性的戰爭中落敗, 而在我們之外的某種力量打贏了。

你花了多少力氣, 讓自己留在“舒適區”裡, 努力保護自己,

不必在生活中作改變?或許比你願意承認的還要多。 結果是什麼?對每個人來說, 結果都是一樣的。

我們不讓自己成長, 因而破壞了自身的進步、自己的快樂。 我們變得僵化、沒有彈性、冥頑不靈。 當然, 那時我們會想知道:為何我們想體驗熱情, 卻再也感覺不到;為什麼愛情變得無趣;為什麼有時覺得生活沒有意義。 我們從未懷疑, 這是因為我們拚命維持現狀, 不讓生活往前變動。

當我們試著維持現狀, 通常會落到一個下場, 就是緊緊抓住不該抓住的人與事, 對於變遷的可能性視而不見, 它們卻明明白白地擺在眼前。 抗拒改變, 就是在抗拒生命的自然運動, 抗拒生命追求擴展與開展的自然傾向;抗拒改變, 就是要讓生活停留在原地。

沒有任何事比這種作法更違反自然。 這就像要河水停止流動, 要大海不再洶湧, 或是要你的身體停止呼吸一樣。 這就叫死亡。 只有在死亡的狀態下, 你和你的生活才會毫無改變。 讓生活順暢無礙、一成不變, 等於選擇走上死亡之路, 而不是走上生命的大道。

抵抗是沒有用的。 為什麼呢?因為改變是無可避免的事實。 無論我們喜不喜歡, 它都會降臨在我們身上。 事實上, 我們愈奮力抗拒, 就會給自己和別人帶來更多痛苦。

• 秘密三主張 •

1)不要拚命讓一切事物保持原狀。

2) 我們應該停止掙扎。

3)別再跟生活的流動力量作戰, 學習順服於它的水流吧。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