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治療三叉神經痛的物理療法有哪些?

用物理療法治療三叉神經痛, 可促進局部血液迴圈、改善神經營養狀況、減輕水腫及炎症反應、抑制感覺衝動, 從而使痛閾值升高, 達到一定的止痛作用。

疼痛發作期

①離子導入法。 半面具正電極置於患側面部, 副電極置肩腳導入藥物可用:0.3%草烏堿, 1%鹽酸嗎啡, 5%普魯卡因, 0.5%可待因, 0.01%組胺加1%利多卡因, 5%普魯卡因加1%丁卡因, 2%~10%氨基比林, 0.5%延胡索及混合麻醉藥等。 混合麻醉藥配方是:5%普魯卡因2毫升, 5%可卡因1毫升, 2%丁卡因0.1毫升, 1%索夫卡因1毫升, 0.1%腎上腺素0.5毫升, 加水至30毫升, 從陽極導入, 用8~16毫安培, 每次15~25分鐘, 每日1次, 15次為1個療程。

上述藥物以草烏堿止痛作用最強, 氨基比林對三叉神經有較大的親和力。

②間動電流療法。 直徑約為2釐米的圓形電極, 在痛點及沿三叉神經分支走行處治療, 每點用密波2分鐘, 疏密波3~5分鐘, 每日1-2次, 2周為1個療程。

②低頻脈衝電流療法。 用三角波或矩形波, 三角波的波寬20 微秒, 前、後沿斜度各20微秒, 間歇期60~90微秒, 矩形波的寬0.2~1.0微秒, 頻率約100赫。 用電診斷的點狀電極置於壓痛點及三叉神經分支走行區域處, 與陰極連接, 副電極約為100平方釐米置頸後, 用1---2毫安培, 每點通過5分鐘。 或用半面具電極按離子導入療法治療, 每日1次, 15次為1-個療程。

④長波療法。 蕈狀電極或點狀電極於面部壓痛點及沿三叉神經分支處治療, 中等量, 每點作用1分鐘, 然後在患側面部用移動法治療5~10分鐘,

每Hl~2次, 2周為1個療程。

⑤磁療。 在壓痛點治療, 貼磁片或用動磁法, 每點10--20分鐘, 兩者並用

發作緩解期

①短波療法。 鼓型電極或電容電極置患側面部

②)短波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 方法同中波直流電離子導入療法。 短波用電容電極, 選溫熱量。

③微波療法。 圓形輻射器置於患側面部, 間隙10釐米, 用微熱量, 10-15分鐘, 每日1次, 15~20次為1個療程。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