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拔罐技術的術前準備

一、 心理準備

在治療過程中, 除了仔細詢問病史、詳細檢查及耐心治療外, 術者的態度也起著重要作用。 如果態度不嚴肅, 精神不集中, 讓患者感到厭煩, 不能堅持治療, 影響療程。 有的醫師對患者態度不好, 不耐心解釋, 在語言上, 給患者一種不良刺激, 引起患者反感, 對治療效果也有一定影響, 故術者要細心耐心、詳細解釋、態度和藹、精神集中, 爭取患者的合作, 才能達到治好疾病的目的。

為了取得患者的積極配合, 作治療前, 應向患者進行必要的解釋, 包括刺激的疼痛、病程, 療程、疾病的預後等, 尤其對初診患者,

更加必要, 以免患者產生恐懼心理, 或不願意接受本療法的治療, 或不能連續治療而影響效果。

二、物品準備

拔火罐時需要準備治療盤、火罐數個、95%酒精棉球、血管鉗1把、打火機;走罐時需要准科凡士林油膏等潤滑劑;使用藥罐時需要準備藥物等;使用針罐時需要準備針灸用具等。 此外, 還應當準備治療皮膚損傷、暈罐等意外情況的藥品和器械。

三、 體位選擇

病人的體位正確與否, 關係著拔罐的效果。 正確的體位使病人感到舒適肌肉能夠放鬆, 施術部位充分暴露。 體位的選擇原則, 一是儘量採取病人自然舒適, 又能持久的體位;二是便於操怍。 現將臨床常用的體位介紹如下。

(1)臥位

應用範圍廣泛, 常用的有仰臥位、俯臥位和側臥位。

對於初診、年老體弱、小兒和有過敏者、小兒或癱瘓患者均採用臥位。

1)仰臥位:患者自然平臥于床上, 雙上肢平放於身體兩側或放於腹部。 取頭面部、前胸、前肋間、腹部、上肢掌側、下肢前側及手足部位的穴位時均可以採用此體位。

2)俯臥位:患者俯臥于床上, 頜下墊一薄墊.兩臂抱于薄墊上或平放於身體兩側, 這是常用的體位。 取頭頸、肩背、腰骶部及下肢後側諸穴時可採用此體位。

3)側臥位:令患者側臥于治療床上, 同側下肢呈屈曲狀, 對側的腿自然伸直, 雙上肢屈曲放於身體的前側, 適合於周身除接觸床的各個部位。

(2)坐位

1)俯伏坐位:患者坐于一方凳上, 頭部俯伏于前方桌子上。 適用於後頸部、肩部、背部、腰部、骶部、臂部、髂脊部、後肋間、後頭部等。

2)正坐位:患者直身起坐, 適用于頭項部、背部、上肢及膝部。

四、清潔吸拔部位

在選好的治療部位上先用-毛巾浸溫水洗淨患部, 再以幹紗布擦乾, 為防止發生燙傷, 一般不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不過要待皮膚乾燥後再行拔罐(水煮法、抽氣法、蒸氣法不在此限)。 如因治療需要, 必須在有毛髮的地方或毛髮附近拔罐時, 為防止引火燒傷皮膚造成感染, 應行剃毛。

若應拔部位凸凹不平或有多頭癰、潰瘍等, 宜採用面墊法;若患部因瘡瘍而幹硬者, 宜預先消毒濕毛巾浸軟, 可以避免拔罐時疼痛, 而且能吸拔得深入、徹底。 如果因治療需要, 必須在有毛髮的地方或毛髮附近拔罐時, 應預先剃除毛髮, 然後在應該拔部位塗適量的凡士林或採用面墊;如患者不願剃或不能剃時,

也可試用熱肥皂水將毛髮、皮膚洗淨後塗適量的凡士林或熱面墊拔罐。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