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是大多數人每天都會選擇的營養補充物質, 雞蛋是一種高蛋白物質, 對於補充人體能量, 維持身體健康等方面都是不錯的選擇。 有些人認為雞蛋含有豐富的營養物質, 吃的越多越好。 其實不是這樣, 雞蛋吃多了不僅不會有補充營養作用, 還有許多副作用。 那麼人們一天到底吃多少雞蛋才最合適呢?讓我們一塊來看一看。
雞蛋是一種營養豐富的食品, 一個雞蛋重約50克, 含蛋白質7克、脂肪6克、產生熱能82千卡。 雞蛋蛋白質的氨基酸比例很適合人體生理需要、易為機體吸收, 利用率高達98%以上, 營養價值很高。
雞蛋雖好, 但在吃的數量上還應講究科學。 據近期調查表明:在一些城市職工中, 有些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青年人, 為增加營養, 一天要吃5~6個雞蛋;有的中、小學生每天早餐吃3個雞蛋, 午、晚餐也吃1~2個。 在一些農村裡, 產婦每天要吃10~15個, 月子裡竟吃300~450個。
從營養學的觀點看, 為了保證平衡膳食、滿足機體需要, 又不致營養過剩, 在一般情況下, 老年人每天吃1~2個比較好。 對於青年和中年人, 從事腦力勞動或輕體力勞動的, 每天吃2個雞蛋也比較合適;從事重體力勞動,
含有豐富營養物質的東西並不是說吃的多就好, 人體的吸收是有一定的限度的, 當超過了這個額度就會對身體造成負影響。 就按雞蛋來說, 吃雞蛋的數量應該有科學講究, 老年人、青年人、孕婦等不同情況階段的人應該有自己最適合的吃雞蛋的數量。 所以愛吃雞蛋的人也要注意吃雞蛋的量, 合理補充營養, 維持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