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方】大熟地6錢, 淮山的功效與作用藥3錢(杵), 丹皮錢半(醋的功效與作用炒), 淡附片錢半, 山萸肉2錢, 浙茯苓的功效與作用3錢, 澤瀉的功效與作用錢半, 紫瑤桂5分(煉丸吞), 北五味1錢(杵), 瑩白童便1杯(分沖)。
【功能主治】傷寒夾陰, 誤服升散, 及溫熱多服清涼克伐, 以致腎中虛陽上冒, 而口鼻失血, 氣短息促, 其足必冷, 小便必白, 大便或溏或瀉者。
【各家論述】以六味地黃為君, 壯水之主, 以鎮陽光;臣以桂、附益火之源, 以消陰翳;佐以五味酸收鹹降, 引真陽歸納命門;使以童便速降陰火, 以清斂血溢。 此為滋補真陰, 以收納元陽之良方。
【摘錄】《重訂通俗傷寒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