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疾病養生>神經科>正文

人類對三叉神經痛的認識過程

人類認識三叉神經痛是從十六世紀中期開始的, 記載于威樂爾斯大教堂的石雕上。 1672年, JonannesBausch醫生第一次提出了三叉神經痛的說法;1756年, Andre醫生第一次運用術語ticdouloureux來形容三叉神經痛;1773年, Fothergill醫生對這種疼痛綜合征進行了生動而詳細的描述。

關於三叉神經痛治療方法的記載與對其認識的記載是不同步的, 早期認為使用藥物對該病是沒有任何作用的, 直到1920年三氯乙烯的吸入使三叉神經痛第一次得到有效的緩解, 從1962年開始, 卡馬西平才開始用於三叉神經痛的治療, 目前仍為首選的治療藥物。 關於三叉神經痛的外科治療,

開始于法國路易十四的外科醫生Mareschal, 他曾用切斷三叉神經的外周分支的方法來終止這種劇烈的疼痛, 但是有效破壞三叉神經的外科方法是從十八世紀開始發展起來的, 直至十九世紀早期, Bell和Magendie醫生經過研究才瞭解到三叉神經和面神經的不同功能。

此後, 各種外科治療方法不斷湧現出來, 1884年, Mears及他的同事們嘗試了半月節切除術;1891年VictorHorsley第一次嘗試了顳下半月神經節後根切除術, 推動了三叉神經痛外科治療前進的腳步;之後, Hartley和Krause醫生又對該術式進行了改良;1900年HarreyCushing醫生提出了一種更加簡化的手術方法;1901年Fraser醫生嘗試了枕骨下半月節後根切除術;1937年Sjoqvist醫生提出了三叉神經脊束核切斷術;近年來, 逐漸開展了微血管減壓術、γ-刀等非冷刀手術治療方法。

相關用戶問答
喜欢就按个赞吧!!!
点击关闭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