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溫天氣, 如果你感到頭暈、眼花、頭痛、噁心、胸悶、煩躁等症狀, 你可能就中暑了。 中暑一般分兩種情況。 一種是高溫、高輻射, 也就是俗稱的幹熱, 強烈的太陽照射和較高的溫度導致人體水分大量散失, 若水分得不到及時補充就非常容易中暑。 另一種是高溫、高濕度, 即夏季常見的濕熱天, 人體不能正常排汗, 皮膚血流量增加也會導致中暑。
中暑一般可分為三類:首先是先兆中暑, 表現為大量出汗、頭暈、胸悶、噁心、四肢無力等症狀。 體溫正常或略有升高, 如能及時離開高熱環境, 經短時間休息後症狀即可消失。
下一頁:中暑原因有3
${FDPageBreak}
中暑原因有3
中暑是人體在高溫和熱輻射的長時間作用下, 機體體溫調節出現障礙, 水、電解質代謝紊亂及神經系統功能損害症狀的總稱, 是熱平衡機能紊亂而發生的一種急症。 可以分成三種:
一種是在悶熱的房間裡容易出現的熱射病。 病人會感覺到頭痛、頭暈、口渴, 然後體溫迅速升高、脈搏加快、面部發紅, 甚至昏迷。
${FDPageBreak}
第二種是日射病。 如果人們在烈日下活動或停留時間過長,
由於受到傷害的主要是頭部, 所以, 最開始只有頭部溫度增加, 高的時候可以達到39℃以上, 然後有劇烈頭痛、噁心嘔吐、煩躁不安, 繼而可出現昏迷及抽搐, 但體溫不一定升高。
第三種叫熱痙攣。 人在高溫環境中, 身體會大量出汗, 丟失大量鹽分, 使血液中的鈉含量過低, 引起腿部甚至四肢及全身肌肉痙攣。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