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懷孕後, 寶寶會以很快的速度成長。 小傢伙大約在孕8~12周左右就已經開始運動了:他的小手、小腳、小腦袋, 還有小身體, 都能在媽媽的子宮裡活動自如, 像個小精靈, 開始慢慢感觸外界的刺激, 做出自己的反應, 我們把這些叫做胎動。 但在這個時候, 准媽媽還無法察知胎動。 通常, 准媽媽會在孕第18~20周左右, 初次感覺到小傢伙的運動。
小傢伙剛開始的運動很輕微, 准媽媽會有一種被電到的感覺, 又好像是有人在敲門, 也有些像腸子的蠕動, 漸漸地, 小傢伙的活動會有力起來, 甚至還會翻個筋斗呢。 到了孕第28周,
胎動是胎兒生命的最客觀的徵兆之一, 它不僅能與准媽媽建立起緊密的親情聯繫, 而且能表達胎兒在子宮內的成長發育狀況, 是胎兒給母親發出的信號, 胎動次數多少、快慢、強弱等, 常預示著胎兒的安危。
在正常的情況下, 胎動每天約30~40次。 不過, 在24小時內, 胎動的次數並不是固定不變的。 一般來講, 每天上午, 在8點~12點時胎動較均勻, 以後逐漸減少;下午2點~3點時, 胎動最少;到了晚上8點~11點時, 胎動次數最多。 胎動正常表示胎盤功能良好, 輸送給胎兒的氧氣充足,
正常情況下, 胎動可受很多因素的影響, 如妊娠月份、羊水多少、孕婦的姿勢等, 都能使胎動有所改變, 這些變化屬於正常範圍。 舉例來說, 胎動的強度和方向與胎兒的位置有關。 如果胎兒面朝著脊柱方向踢打的話, 可能無法感覺到胎兒朝著腹部或肋骨踢動的那股勁。 胎兒也具有生物鐘習性, 晝夜之間胎動次數都不同, 一般早晨活動最少, 中午以後逐漸增加, 晚6點~10點胎動活躍。 另外, 胎動有靜息、清醒~睡眠, 週期交替, 在活躍期胎心率加速, 在靜息期無胎動, 胎心率減慢。 活躍期與靜息期一般持續20分鐘, 也可長達40分鐘。 如靜息期延長到l小時以上,
當胎盤功能發生障礙、臍帶繞頸, 或孕婦用藥不當、遇外界不良刺激時, 有可能引起不正常胎動。 當胎盤功能減退、胎兒慢性缺氧時, 胎動減少直到停止。 胎動減少可持續幾天至一周, 如不及時處理, 可造成胎兒死亡。 如果是短暫的比較劇烈的胎動後, 突然感覺到胎動停止, 則有可能是由於胎兒嚴重缺氧所致, 孕婦應提高警惕。 在急性缺氧時的初期, 可出現胎動過頻,
儘管目前科技很發達, 有許多精密儀器可預測寶寶的健康發展情況, 但對媽媽來說, 天天跑醫院也不大現實, 所以, 自測寶寶的胎動次數, 既簡單又必要。 測胎動時, 孕婦宜取左側臥位或坐位, 環境要安靜, 思想要集中。 測試方法:早晨、中午和晚上各計數一次, 每次計數1小時。 不要想什麼時候計數就計數, 也不要想計數多長時間就多長時間。 要將每日三次測到的胎動次數記錄下來, 再乘以4, 這就是12小時的胎動總數。 開始計數前做好準備工作, 例如, 在身旁放一張白紙、一枝筆, 或放一盒火柴。 每出現胎動一次, 便用筆在紙上劃一條杠, 或從火柴盒中取出一根火柴。 一小時後, 數一下共劃了幾條杠, 或計算一下從盒中取出了幾根火柴,
可見, 小小胎動意義卻很重大, 准媽媽千萬不能含糊, 以免貽誤搶救時機, 後悔莫及。
編輯推薦:
胎心監護的作用 胎動計數的方法
准媽咪不得不注意的四種異常胎動
教你用胎動計數法辨別胎兒健康狀況
家庭醫生線上專稿, 轉載請注明家庭醫生線上;媒體合作請聯繫:020-37617238